選手參加機器人競賽
一件件充滿妙想、不同尋常的設計,讓人由衷地驚歎青少年噴薄而出的無限創意、靈感和極強的動手能力。
4月15日,第33屆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第17屆青海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青海省科技館舉(ju) 行。一年一度的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機器人競賽是全省中小學生共同期待和精心烹製的一場有創意、有亮點的科技盛宴,今年來自全省的600多名青少年參加此次大賽。
每年全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科學競賽項目都是最為(wei) 引人注目的學生創意之作。“第一條線路是由溫度傳(chuan) 感器和光纖傳(chuan) 感器共同控製整個(ge) 係統的電流,而後將電流和電動機模型進行連接,電動機模型會(hui) 轉動;開窗戶的電流中分別有兩(liang) 個(ge) 紅外線傳(chuan) 感器,它的作用是感應窗戶和保護這個(ge) 開窗的馬達。現在,我為(wei) 大家模擬一下,當光線充足,室內(nei) 溫度達到設置值後,經過紅外線的感應後,窗戶就開了。”來自西寧市第五高級中學的趙世超同學一邊展示一邊講解他的“感應式窗戶控製器”的科技原理,就連家長們(men) 都聽得津津有味。
據了解,創新大賽以“創新·體(ti) 驗·成長”為(wei) 主題,吸引了全省各州、市、縣的近6萬(wan) 名中、小學生參加。經過層層篩選,最終收到各競賽項目作品231件、少年兒(er) 童科學幻想繪畫作品1885幅。經過初評環節,有6項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41項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22項青少年科技創意、13項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和10項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入圍終評,項目涉及物理、工程、化學等11個(ge) 學科。
這邊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那邊是機器人競賽的現場,整個(ge) 科技館熱鬧非凡。
記者在機器人競賽現場看到,正在參賽的兩(liang) 名選手集中精力,認真地進行操作,讓機器人在賽場上能準確地完成指定任務,每每成功時選手的臉上洋溢出喜悅的表情,沒有達標時也會(hui) 屏住呼吸略顯遺憾。而即將上場的參賽選手,們(men) 的臉上則帶著躍躍欲試的自信和期待……
“競爭(zheng) 挺激烈的!從(cong) 去年的11月份我們(men) 隊就為(wei) 今天的比賽開始做準備了,編程、拚裝,然後根據任務情況不斷地修改編程,差不多有半年的時間。我和我的隊友都很喜歡機器人,感覺可以用到學科知識,還能培養(yang) 我們(men) 的動手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就讀於(yu) 師大附屬中學的鄧宇然同學分享了他的參賽感受。
據省科技館的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機器人競賽以“探索 創新 圓夢”為(wei) 主題,賽事設機器人綜合技能、機器人創意、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三個(ge) 比賽項目,分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ge) 組別,來自青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西寧第五高級中學等45所學校的123支隊伍共423人參加本屆競賽。選手們(men) 將通過自己組裝、編程來控製電腦機器人完成各個(ge) 項目的規定動作,並根據完成任務的實際情況,取得相應的分數,競爭(zheng) 非常激烈。同時,這些機器人要運用到多學科的知識和不同的編碼方式,對於(yu) 促進教學和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很有幫助。
科技日益融入生活,競賽項目的設置也不斷改革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省科技館的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人工智能趨勢的興(xing) 起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賽事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本屆賽事參賽人數和參賽學校數均再創新高。參賽規模逐年增大,見證了全省中小學機器人教育活動的蓬勃發展,彰顯了機器人活動的魅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