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打贏網絡安全攻堅戰

劉嶢 發布時間:2018-05-28 10:56:00來源: 人民網

日前,在天津舉(ju) 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hui) 上,一條正在展出的智能生產(chan) 線引來許多觀眾(zhong) 駐足觀看。  紮西 攝

2017年,蠕蟲勒索病毒“WannaCry”(想哭)肆虐全球,感染了150個(ge) 國家的30多萬(wan) 台電腦主機,對多國的能源、通信、教育等行業(ye) 造成影響,由此敲響了網絡安全的警鍾。而今,距離“WannaCry”的爆發已經1年有餘(yu) ,其“餘(yu) 毒”仍未徹底消除。數據顯示,中國每天仍有近千台設備受其感染,導致生產(chan) 停滯或重要信息丟(diu) 失。

全球性網絡威脅頻發,凸顯了網絡安全技術的重要性。麵對新形勢帶來的挑戰,中國網絡安全技術也進入了提質升級的新階段。

網絡安全戰場轉移

“從(cong) 2015年開始,關(guan) 鍵信息基礎設施成為(wei) 網絡空間安全戰爭(zheng) 的主戰場,安全形勢日益嚴(yan) 峻。”360企業(ye) 安全集團董事長齊向東(dong) 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網絡安全事件頻頻發生,網絡攻擊已經進入到“第三次浪潮”。

“沒有攻不破的網絡,漏洞無處不在。”這樣的判斷已成為(wei) 當今時代網絡安全的真實寫(xie) 照。近年來,全球每年發生的大型工業(ye) 網絡安全事件數量都超過300起。在全球,除了肆虐多時的“WannaCry”之外,黑客攻擊、個(ge) 人數據泄露等事件頻頻讓行業(ye) 巨頭“中招”。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日前發布的《2017年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報告》指出,雖然目前網絡安全防護和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水平得到大力提升,但流氓軟件、惡意程序等通過攻擊網絡平台、移動應用程序來盜取個(ge) 人信息、實施敲詐勒索的問題仍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hui) 穩定運行。360企業(ye) 安全集團總裁吳雲(yun) 坤告訴記者,網絡空間已經成為(wei) 大國博弈的新戰場。與(yu) 此同時,黑色產(chan) 業(ye) 鏈組織也在向互聯網移動,對工業(ye) 互聯網和產(chan) 業(ye) 互聯網造成影響。另一方麵,網絡恐怖主義(yi) 的發展,也給網絡安全技術帶來了挑戰。

對此,齊向東(dong) 表示,目前各種已知、未知的漏洞防不勝防。雖然“正門”很堅固,但是黑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走“側(ce) 門”。在這種背景下,網絡安全技術也必須隨之更新。

關(guan) 口前移彌補短板

在上個(ge) 月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製、手段、平台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做到關(guan) 口前移,防患於(yu) 未然。

受訪專(zhuan) 家和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這為(wei) 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們(men) 引入了很多新技術平台,承擔設備製造、軟件開發等職責。但在此過程中,一些開發商和製造者缺乏經驗,容易導致網絡安全問題發生。”吳雲(yun) 坤說,“能否讓網絡安全技術的方法論進入信息化建設的初期,這是最大的挑戰,也是‘關(guan) 口前移’的關(guan) 鍵。”

工業(ye) 係統的“升級”,是網絡安全麵臨(lin) 的問題之一。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多數工業(ye) 係統在設計之初沒有考慮聯網需求。隨著工業(ye) 互聯網的推進,必然導致一批係統和設施暴露於(yu) 互聯網環境下。國家工業(ye) 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監測發現,工業(ye) 企業(ye) 的信息安全應急手段普遍不足,約70%的被查工業(ye) 企業(ye) 缺少完善的應災備災體(ti) 係。這就要求盡快引入具有網絡安全能力的新係統。

工業(ye) 互聯網的整體(ti) 技術,同樣是網絡安全的短板。吳雲(yun) 坤說,目前很多核心技術和元件都來自於(yu) 國外。“一旦國外廠商停止升級和服務,信息就有‘裸奔’風險。因此必須發展國產(chan) 化設備,確保供應鏈和技術性安全,不能被別人卡住脖子。”

技術人才保駕護航

在麵臨(lin) 諸多挑戰的同時,隨著中國數字經濟和產(chan) 業(ye) 規模的擴展,本土安全企業(ye) 也迎來了擴大規模、與(yu) 西方國家“掰手腕”的機會(hui) 。

齊向東(dong) 認為(wei) ,第三代網絡安全技術是“查行為(wei) ”,以盡可能全麵地采集大數據為(wei) 基礎,以機器學習(xi) 、人工智能的行為(wei) 分析為(wei) 核心,提升威脅檢測與(yu) 應急響應能力。在進行威脅檢測時,首先要盡可能全麵地采集大數據,“以空間換時間”;其次用機器學習(xi) 、人工智能的行為(wei) 分析,建立行為(wei) 基線;最後,以威脅情報為(wei) 重要支撐,準確判定狀態。

由於(yu) 有大數據的支撐,吳雲(yun) 坤認為(wei) ,中國安全企業(ye) 與(yu) 國外企業(ye) 的差距越來越小。他說,中國互聯網公司發展迅速,在大數據的掌握上擁有先天的“基因優(you) 勢”。

除了大數據之外,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技術,也在逐漸應用到網絡安全防護當中,起到掌控安全全局、為(wei) 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吳雲(yun) 坤說,基於(yu) 數十億(yi) 、上百億(yi) 的樣本,大數據與(yu) 人工智能的結合創造了諸多應用場景。“第一是判斷‘黑白’,判斷一個(ge) 文件是不是病毒;第二是判斷分類,比如人工智能可以識別不同的網絡協議;第三是同源分析,通過大數據技術,發現一個(ge) ‘小偷’,能夠找出潛在的更多‘小偷’。”

盡管人工智能為(wei) 網絡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jue) 方案,但最終還需要相關(guan) 人才的分析、規劃、態勢研判、相應處置。專(zhuan) 家認為(wei) ,網絡安全將形成巨大的人才需求,但目前我國的人才儲(chu) 備還存在較大缺口。

目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yang) 上存在倒置現象:需求小、培養(yang) 成本高的黑客受到青睞,需求大、培養(yang) 成本低的安全運維人員和分析師不受重視。對此,專(zhuan) 家建議,應從(cong) 整體(ti) 產(chan) 業(ye) 角度推動人才培養(yang) 和建設,支持相關(guan) 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絡安全學科聯合建設,培養(yang) 一支門類齊全、技術精湛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齊紮拉:全麵提升網絡安全保障和信息化發展引領能力

    7日下午,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專題會暨信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詳細]
  • 40戰隊首都網絡安全日大比拚

    第五屆首都網絡安全日昨天在北京展覽館開幕,全程自26日至28日共計3天,觀眾可現場“體驗”黑客技術,學習網絡安全知識。北京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本屆北京國際互聯網科技博覽會上,眾多國內外網絡安全及信息安全知名廠商、互聯...[詳細]
  • 網絡安全護航中國夢行穩致遠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網絡盛世,安全為基。24年彈指一揮,一張網絡...[詳細]
  •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做好國家網絡安全工作作出最新部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