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西藏邊遠鄉鎮草牧業技術集成示範”項目在吉榮村正式落地
新利平台訊 近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拉孜縣吉榮村迎來了中科院拉薩農(nong) 業(ye) 生態試驗站選派的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他們(men) 此行的目的是負責指導吉榮村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開展科技部中央引導地方專(zhuan) 項—“西藏邊遠鄉(xiang) 鎮草牧業(ye) 技術集成示範”項目飼草播種工作。
圖為(wei) 飼草播種現場。
該項目是由中科院拉薩農(nong) 業(ye) 生態試驗站具體(ti) 承擔,其實施內(nei) 容按照“農(nong) 牧民—合作社—基地”的產(chan) 業(ye) 運作模式,扶持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立牧草品種篩選實驗基地,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吉榮村作為(wei) 該項目實施地點之一,主要目標任務是示範種植燕麥單播、燕麥+豌豆混播種、青飼玉米以及適宜藏雞飼養(yang) 的菊苣等飼草220畝(mu) ;建立牧草品種引種篩選基地50畝(mu) ,開展引種篩選試驗,篩選出適合當地氣候與(yu) 土壤條件的優(you) 質牧草1-2種。
圖為(wei) 飼草播種現場。
為(wei) 組織實施好該項目,中科院拉薩農(nong) 業(ye) 生態站已提前將實施該項目的飼草種子、化肥、地膜等物資運抵吉榮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班子按照每戶種植畝(mu) 數將種子等物資提前分配到各農(nong) 戶手中,並組織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對飼草種植的土地進行了平整和灌溉。中科院拉薩農(nong) 業(ye) 生態站一行專(zhuan) 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科學施肥、科學播種等相關(guan) 技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根據專(zhuan) 家的技術指導,開始播種。此次播種工作計劃3天完成,中、後期的田間管理全部依托中科院拉薩農(nong) 業(ye) 生態站開展。
圖為(wei) 飼草播種現場。
吉榮村耕地麵積大,農(nong) 業(ye) 是支撐本村經濟建設與(yu) 發展的重要產(chan) 業(ye) ,但村種植的農(nong) 作物主要以青稞、油菜為(wei) 主,農(nong) 作物產(chan) 品結構較為(wei) 單一;所生產(chan) 的青稞、油菜銷路狹窄,主要是自食自用,農(nong) 產(chan) 品結構性矛盾較為(wei) 突出。該項目的實施為(wei) 本村農(nong) 作物產(chan) 品結構調整、經濟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新利平台 通訊員/李喜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農業大學主研完成的青藏高原草牧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四川農業大學主研的“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種質資源挖掘與育種應用”項目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該成果由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主持,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馬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