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最新研究稱小行星撞擊沒有影響生命恢複

張夢然 發布時間:2018-06-01 10:54:00來源: 科技日報

在以往的認知中,生命從(cong) 災難中恢複的時間應該相當漫長,然而英國《自然》雜誌3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古生物學最新研究稱,行星撞擊並不會(hui) 影響生命的恢複——在“謀殺”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後,隕石坑地帶的生命得到了迅速複原。

在6600萬(wan) 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中,超過75%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以非鳥類恐龍最為(wei) 著名。當時,一顆小行星撞向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的淺海,引起巨大的海嘯和全球大火,煙塵蔽日終年不散,從(cong) 而引發了滅絕事件。全球海洋生態係統從(cong) 此次災難中恢複的速度各不相同,墨西哥灣和北大西洋區域花了30萬(wan) 年的時間,遠遠慢於(yu) 其他距離隕石坑較遠的區域。因此,有人提出可能是撞擊相關(guan) 的環境影響,如有毒金屬中毒,拖慢了隕石坑附近的生命恢複速度。

此次,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克裏斯托弗·路威利及其同事分析了從(cong) 隕石坑下方鑽出的岩石樣本,其保存了撞擊後最初20萬(wan) 年的記錄。他們(men) 研究了各種微小化石的變化——單細胞帶殼有孔蟲和鈣基納米浮遊生物,以及生物活動的化石痕跡和各種元素的豐(feng) 度,譬如地外來源的氦-3,其微小變化可以用來推斷沉降速率。

研究團隊發現,在災難發生僅(jin) 僅(jin) 幾年之後,隕石坑的生命就開始恢複,3萬(wan) 年內(nei) 就複原了多樣化和高效率生態係統。研究結果表明,沒有撞擊相關(guan) 因素能影響到生命的恢複。相反,研究人員認為(wei) 生態過程(如隕石坑的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產(chan) 生了關(guan) 鍵的影響,這也突出了生態過程對於(yu) 理解生態係統如何響應類似的快速滅絕事件的重要性。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