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是"小大人兒" 盲目用藥或致兒童藥物中毒
夏季,室內(nei) 外溫差大,孩子容易生病。有些家長會(hui) 在孩子生病時,自作主張給孩子服用自己覺得有效的成人藥物,還“煞有介事”地按成人劑量減半,其實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那麽(me) ,兒(er) 童可以服用成人藥物嗎?孩子用藥時到底需要注意什麽(me) 呢?
北京兒(er) 童醫院藥劑科主任王曉玲強調,兒(er) 童不是縮小的成人。由於(yu) 兒(er) 童各身體(ti) 器官發育尚未成熟,肝髒和腎髒對藥物的消化和排泄能力較弱,擅自讓兒(er) 童聯合用藥,會(hui) 加重其肝髒和腎髒功能負擔,甚至導致肝腎中毒。此外,據北方網報道,孩子服用大人藥品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甚至引起發育障礙,影響身體(ti) 健康。家長如果將成人藥掰一半給孩子服用,藥劑量不穩定,會(hui) 對兒(er) 童產(chan) 生危害。
當孩子生病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把好以下這“3關(guan) ”:
1.了解藥物成分。很多家長不注意藥物成分,容易導致重複用藥或用藥過量,比如感冒藥和退燒藥。
2.選用兒(er) 童專(zhuan) 用藥。同類藥分成人藥和兒(er) 童藥,建議選擇兒(er) 童專(zhuan) 用的劑型,如懸濁液等,並按說明書(shu) 的指導給孩子使用。如果某類藥物沒有兒(er) 童劑型,必須用成人劑型時,要聽取醫生的意見。
3.檢查藥品包裝。家長在給孩子選用藥物時檢查藥品的包裝是否完好,有沒有被打開的痕跡或標簽不清的情況。如果藥品包裝鼓脹,可能是變質了,不宜再用。
除了以上三個(ge) 注意事項,家長還應幫助孩子避免用藥“雷區”。《中國婦女報》指出,有6類藥物孩子要慎用:1.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有可能損害兒(er) 童的聽神經,引起耳聾。2.多黏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er) 童的腎髒損傷(shang) 。3.胃複安等,能引起一些兒(er) 童的腦損傷(shang) 。4.四環素、氟呱酸等藥物,能影響幼兒(er) 牙齒、骨骼的發育。5.感冒通等,能引起兒(er) 童血尿。6.滴鼻淨(萘甲唑啉)等,能引起兒(er) 童中毒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院士呼籲讓兒童節成為無網遊日
六一兒童節前夕,17位院士呼籲讓兒童節成為“無網遊日”。他們在題為《願你們在陽光下健康成長》的公開信中寫道,希望各大網絡平台在兒童節能主動屏蔽網遊內容和遊戲鏈接。網遊真的成為青少年中的“洪水猛獸”了嗎?5月31日,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