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正越來越多采用汽車技術
安全氣囊、防抱死製動係統(ABS)、輪胎壓力傳(chuan) 感器、聚光燈等這些汽車領域的技術,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自行車行業(ye) 。以前主要專(zhuan) 注汽車的一些德國公司目前正在擴大業(ye) 務,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部件供應商博世、大陸和舍弗勒都在為(wei) 大規模的電動自行車市場生產(chan) 電機及部件。
新型電動自行車配有許多之前汽車才有的功能,例如車輪上裝有電池,不僅(jin) 可以驅動自行車,還可以用於(yu) 照明和刹車顯示。氙燈、LED行車燈,甚至聚光燈也開始出現在自行車上。德國超新星公司(Supernova)開發的一款自行車聚光燈,有感光傳(chuan) 感器控製,可實現日間行駛燈和近光燈之間自動變化,對於(yu) 進入隧道或光線變化較大的路段特別有用。
尾燈也有創新,過去自行車刹車減速時,通過手刹或腳刹傳(chuan) 遞的製動燈響應較慢。現在超新星公司開發出了一款類似汽車用的刹車燈,由電子信號發射器觸發。
生產(chan) 傳(chuan) 動裝置的Enviolo公司將汽車自動變速箱技術應用到電動自行車上,帶有行星齒輪的後輪轂傳(chuan) 動裝置可無級變速,實現了14速輪轂電氣化。現在,騎車人不僅(jin) 可以快速改變車速,還可以確定起動擋,一旦自行車停下,電路就會(hui) 自動停止,這在路口等紅綠燈非常有用。
博世公司開發了自行車用ABS,通過前輪ABS輪速傳(chuan) 感器來監測兩(liang) 個(ge) 車輪的速度,一旦前輪有阻擋,ABS就會(hui) 比騎車人更快地調節製動壓力,當騎車人刹車過猛,係統可以防止翻車。
瑞典霍夫丁公司將安全氣囊應用到了自行車上,在自行車撞擊中,安全氣囊可在幾分之一秒內(nei) 展開並保護性地包圍騎車人的頭部,就像脖子上套上圍巾一樣。
Garmin公司則提供了適合自行車的距離雷達,該設備可以檢測騎車者後方的車輛,最遠距離為(wei) 140米。車輛越近,雷達單元向後發光越亮,也起到尾燈的作用。同時,係統還能以光學和聲學方式向騎車人發出警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黃車馬德裏黯然退場
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7月21日報道,小黃車不再穿梭於馬德裏的大街小巷,人為破壞和基礎設施不足導致中國這家無樁共享單車企業來到西班牙還不足一年就黯然退場。[詳細] -
德國首條太陽能自行車道啟用
據德國聯邦環境部介紹,這條90米長的測試車道覆蓋著特殊的太陽能瓷磚,預計每年可提供12兆瓦時的電力,產生的電力將被輸送到電網中。該車道在冬季還可以通過發電解凍路麵的冰,以確保騎行安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