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黑洞周圍磁場首次測定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yu) 國立天文台等機構的聯合研究小組觀測到巨大黑洞周圍存在高溫等離子冕電波放射現象,並首次成功測定了黑洞冕磁場的強度。
星係中心的巨大黑洞周圍,存在與(yu) 日冕類似的黑洞冕。由於(yu) 日冕會(hui) 被磁場加熱,因此一般認為(wei) 黑洞冕加熱源也是磁場。但迄今為(wei) 止,尚未觀測到黑洞周圍的磁場。此次聯合研究小組通過阿爾瑪望遠鏡,對90—230GHz電波頻帶兩(liang) 個(ge) 活動星係中心區域進行觀測,捕捉到兩(liang) 個(ge) 巨大黑洞,都有來自黑洞冕的電波輻射。從(cong) 電波輻射成分計算出的黑洞冕磁場強度極小,不能提供充足加熱。
據推測,宇宙中存在數千億(yi) 至數萬(wan) 億(yi) 星係,每個(ge) 星係中心都有超過太陽質量百萬(wan) 倍至百億(yi) 倍的巨大黑洞,黑洞周圍存在黑洞暈。太陽周圍的日暈溫度約為(wei) 100萬(wan) ℃,而利用X射線觀測巨大黑洞周圍的黑洞暈達到約10億(yi) ℃。
研究小組對距地球2.2億(yi) 光年的活動星係IC 4329A和5.8億(yi) 光年的NGC 985進行了觀測。根據對黑洞冕輻射的電波成分進行計算,發現黑洞冕規模約40史瓦西半徑,磁場強度10高斯左右,遠小於(yu) 理論預測磁場強度,加熱巨大黑洞冕會(hui) 立刻冷卻,不可能存在高溫黑洞冕。因此,迄今為(wei) 止巨大黑洞冕加熱機理的“劇本”將要重寫(xie) 。
巨大黑洞周圍磁場及物質分布,對活動星係釋放的相對論射流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小組認為(wei) ,黑洞冕中應該存在高能電子才能對此次觀測的電波放射做出解釋。高能電子應該與(yu) 電波同時放射10萬(wan) 至1億(yi) 電子伏(eV)的伽馬射線。但目前觀測伽馬射線的技術困難,今後如能對伽馬射線進行觀測,將增進對黑洞周圍高能電子和黑洞冕的了解。
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天體(ti) 物理學雜誌》上。
總編輯圈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之一。黑洞附近具有極強的引力,以至於(yu) 光都無法逃逸。正是因為(wei) 連光都逃不出來,所以我們(men) 無法看到黑洞,隻有憑借特殊的望遠鏡才行。黑洞有大有小,科學家認為(wei) ,最小的黑洞可能隻有原子大小,但是質量卻重於(yu) 泰山。而超大質量黑洞,則可以超過一百萬(wan) 個(ge) 太陽的質量之和。目前人類對黑洞的了解仍是冰山一角,期待有越來越多的新發現,揭開它的神秘麵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原初黑洞幾時有?
黑洞大概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如同一個貪婪的胖子,體重巨大,吞噬任何從它附近經過的東西,包括光線。[詳細] -
近鄰宇宙星係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體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天文學係王挺貴小組在近鄰宇宙的無核球棒旋星係NGC 3319中心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候選體,為超大質量黑洞種子的形成機製提供了重要線索。[詳細] -
我首次通過計算獲得黑洞在暗物質暈中光學陰影
黑洞陰影,是指當黑洞後麵存在一個遙遠的光源時,地球上的觀測者所看到的黑洞在天空中的剪影,這也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自然結果。雲南天文台研究人員日前首次通過計算獲得銀河係中心黑洞在暗物質暈中的光學陰影,研究成果發表...[詳細] -
“長得最快”黑洞每兩天吞掉一個“太陽”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捕捉到了迄今發現的“長得最快”的黑洞,這個遙遠的“吞噬者”每兩天就能吞掉一個與太陽質量相當的物體。研究人員稱,此類黑洞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早期宇宙並測量宇宙的膨脹速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