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陪猴子的時間多過家人
一隻小小的試管猴,趴在孫強的右手小臂上,小爪子還拽著他的白大褂——這是關(guan) 於(yu) 孫強的一張標誌性舊照片。
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團隊宣布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體(ti) 細胞克隆猴。該成果標誌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ti) 細胞克隆猴作為(wei) 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兩(liang) 隻猴子“中中”和“華華”,也成為(wei) 媒體(ti) 寵兒(er) 。
在獲得如此之高的關(guan) 注前,45歲的孫強已默默和猴子打了多年交道。連兒(er) 子都覺得,在爸爸心中,猴子比自己重要。他自己也說,陪猴子的時間多過家人。
為(wei) 了做出試管猴,孫強曾在雲(yun) 南西雙版納一座山上待了將近4年。那裏背靠原始森林,他一周才出山一次。後來孫強去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又帶著七八個(ge) 人,在偏僻的江蘇蘇州西山島養(yang) 起了猴子。
孫強是個(ge) “土博士”,從(cong) 沒出過國。但世間萬(wan) 事,唯怕認真二字。團隊年輕的骨幹劉真為(wei) 了攻克克隆猴難題,每天坐在顯微鏡前6小時練習(xi) 操作胚胎;獸(shou) 醫王燕帶著夥(huo) 伴一年下來觀察猴子月經5萬(wan) 多次……團隊承受著數年沒有產(chan) 出重大成果的壓力,在日複一日的嚐試、突破、遇挫中一點點前進,終於(yu) 撥雲(yun) 見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覃重軍:外行當了回“造物主”
覃重軍團隊用基因編輯的方法,將釀酒酵母中16條天然染色體合成為1條,創造了國際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實現“人造生命”裏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而在此前,他隻是釀酒酵母界的一個“門外漢”。[詳細] -
陳雲霽:站在AI戰隊的最前列
14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4歲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29歲成為研究員,33歲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