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江蘇:科技基礎設施成為創新強磁場

張曄 發布時間:2018-12-25 09:05:00來源: 科技日報

10年默默守護、先期投入數億(yi) 元,終於(yu) 結出碩果:近日,國家發改委批複,原則同意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這標誌著江蘇省與(yu) 中科院共建能源動力研究中心10年後,迎來了國家大科學裝置項目在連雲(yun) 港落戶。

根據批複,該項目將用4年時間,投入25.8億(yi) 元在連雲(yun) 港和上海浦東(dong) ,建成總體(ti) 技術水平和研究支撐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

近年來,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相繼落戶江蘇,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連續榮登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首……納米材料、超級計算、生命科學、物聯網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日益勃興(xing) ,前瞻性的眼光加上“十年磨一劍”的耐心,成就了江蘇創新型產(chan) 業(ye) 的集聚發展。

板凳需坐十年冷

“它之前是一個(ge) 夢想,如今終於(yu) 要在連雲(yun) 港實現了!”肖雲(yun) 漢多次感慨。

肖雲(yun) 漢曾掛職連雲(yun) 港副市長,多年來,帶領中科院能動中心數十人科研團隊進行高效低碳燃氣輪機相關(guan) 課題研究,致力於(yu) 打破國外對燃氣輪機技術的壟斷封鎖,這將為(wei) 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保障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技術裝備。

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的國家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16個(ge) 專(zhuan) 項之一。之所以能“落戶”連雲(yun) 港,緣起2008年,該市與(yu) 中科院、江蘇省政府簽署共建中科院能源動力中心的合作協議。雖然連雲(yun) 港地處蘇北,家底薄,但是連雲(yun) 港認準了這是一個(ge) 好苗子、潛力股。

如今,隨著國家的批複,該項目付諸實施,將填補我國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空白,為(wei) 燃氣輪機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guan) 鍵技術開發提供先進試驗平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基礎研究則是創新的原動力。在江蘇,重大基礎研究平台正不斷湧現:截至目前,江蘇共獲批和預研建設的重大科研設施6個(ge) ,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77個(ge) ,其中國家級39個(ge) 、數量位居全國第三。

與(yu) 此同時,科技基礎設施也日漸成為(wei) 創新強磁場:擁有兩(liang) 院院士占全省總數的70%,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數占全省總數的80%,承擔了省內(nei) 90%以上的國家重大科研任務。

麵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階段,江蘇主動融入國家創新體(ti) 係,積極參與(yu) 國家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目前,江蘇正在預研籌建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還有:南京網絡通信與(yu) 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作物表型組學研究設施、先進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並且均由地方先期投入建設。

不出政績也要等

在蘇州納微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裏,顯微鏡下,連成一串串的球狀顆粒遇到水後,瞬間四散開來,獨立分布在玻璃片上,這些顆粒便是納米微球。

該公司董事長江必旺帶領團隊研發出的這種單分散矽膠色譜填料,不僅(jin) 填補了國內(nei) 高性能矽膠色譜填料的空白,還把成本降到了國際競爭(zheng) 對手同類產(chan) 品的一半以下。

2006年,蘇州工業(ye) 園區與(yu) 中國科學院、江蘇省、蘇州市共同出資創建了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yu) 納米仿生研究所。坊間為(wei) 此轟動,但也有不同聲音出現。

“十年前,蘇州決(jue) 定在國內(nei) 率先把納米技術應用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區域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也有些人不太理解。”蘇州市科技局局長張東(dong) 馳說,“但是一個(ge) 區域選擇什麽(me) 樣產(chan) 業(ye) 的布局,應該要考慮到5—10年後的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

2016年,全球首個(ge) 納米領域的大科學裝置——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開工,引發了整個(ge) 科學界的關(guan) 注。如今,蘇州工業(ye) 園區內(nei) 已建起了一個(ge) 全球最大的“納米城”,被美國學者評為(wei) 世界八大納米產(chan) 業(ye) 集聚區之一。

近年來,江蘇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yu) 國內(nei) 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國內(nei) 影響力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不僅(jin) 成為(wei) 我國攻堅克難、引領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更為(wei) 江蘇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提供了重大機遇。

江蘇中科院能源動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哲巔說,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一方麵承擔消除“卡脖子”的國家使命,另一方麵還將帶動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等多個(ge) 千億(yi) 級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

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引領創新型產(chan) 業(ye) ,短時間出不了政績,賺不了“快錢”,但江蘇願意等。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告訴記者,國家技術預測調查顯示,我國15.1%的領跑技術分布在江蘇。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9.6%;全省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相繼跨上5萬(wan) 億(yi) 、6萬(wan) 億(yi) 兩(liang) 個(ge) 大台階,占規模以上工業(ye) 產(chan) 值比重年均增長1個(ge) 以上百分點;納米技術、物聯網、太陽能光伏、智能電網、海工裝備等領域一批產(chan) 業(ye) 核心技術占據國際前沿。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江蘇出台新政為科技創新“鬆綁”

    針對深化科技體製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以及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江蘇在28日舉行的全省科技獎勵大會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出台新政,為創新“鬆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