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把科技創新當成“一號工程”

發布時間:2018-12-28 10:19:00來源: 科技日報

衡水,河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依托科技創新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2018年上半年,衡水市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ye) 359家;全市138項省市重點項目中,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占產(chan) 業(ye) 項目的47.8%;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39%,居全省第2位。

“年輕城市”的科技創新突破口

衡水是華北平原上的資源貧乏性城市,這個(ge) 因“扶貧”而生的“年輕城市”,科技基礎薄弱成為(wei) “胎裏帶”的頑疾。

為(wei) 了加快發展,衡水打造了工程橡膠、絲(si) 網、玻璃鋼等在國內(nei) 外有很高影響力的十大特色產(chan) 業(ye) 。麵對經濟發展下行壓力,經過深度調研,市委、市政府認為(wei) 衡水要加快發展,必須牢固樹立“科技就是第一生產(chan) 力”的導向。

衡水市委書(shu) 記王景武介紹,衡水先後出台了《衡水市科技創新五年行動計劃》《衡水市促進科技創新發展九條措施》等多個(ge) 政策,並堅持全市科技創新工作“一盤棋”。

在衡水市財政局裏,記者找到了這樣一組數字:2018年,衡水市本級年度財政科技支出由2017年的500萬(wan) 元增加到9000萬(wan) 元以上。一年間16倍的增長,可以看出衡水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之高、力度之強。

“一號工程”促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於(yu) 科技創新,市委書(shu) 記王景武認為(wei) :把科技創新當成“一號工程”,才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衡水先後出台了《衡水市關(guan) 於(yu)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衡水》《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暫行辦法》等一係列政策和配套措施,激發企業(ye) 創新創業(ye) 活力。

衡水是中國最大的工程橡膠生產(chan) 基地。衡水震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是國內(nei) 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首部建築隔震橡膠支座國標的起草廠家之一。董事長趙烽介紹說,公司投入近4000萬(wan) 元,對生產(chan) 線進行自動化改造提升,實現了生產(chan) 效率、環保安全、產(chan) 品質量的全方位提升。

在豐(feng) 澤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員正在完善“智慧支座”的模塊融合方案。董事長孫誠說:“智慧支座投入市場後,意味著我們(men) 將從(cong) 原來工程橡膠產(chan) 品生產(chan) 製造公司,變身為(wei) 提供係統化科技服務的高科技公司。”

企業(ye) 跟進的同時,衡水也在市級層麵上開始了推進和發力。衡水開展企業(ye) “雙對標”行動,對絲(si) 網、玻璃鋼等6大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運用科技、金融等政策進行扶持。

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贏得先手局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就在衡水希望依托科技創新上有所突破,而亟須平台的時候,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推出,給了衡水及時雨般的發展機遇。

“我們(men) 有信心攻克智能導鑽技術裝備體(ti) 係這一世界難題,打破歐美在相關(guan) 領域的壟斷。”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質與(yu) 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日祥說。今年9月初,衡水與(yu) 朱日祥院士團隊合作,建設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研發和轉化智能導鑽等能源服務裝備和技術。

目前,衡水建設了衡水科技穀、衡水創新港、衡水科創中心為(wei) 重點的“一穀一港一中心”科技創新平台。與(yu) 教育部合作建設了“藍火計劃”衡水基地,與(yu) 中科院12個(ge) 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guan) 係,建立了中科成果轉化中心和產(chan) 業(ye) 化基地;設立院士工作站17家;與(yu) 35所京津高校達成合作項目160多項。“中科院+”“院士+”“千人計劃+”“矽穀+”協同創新行動逐漸升級。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