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網約車司機盼補貼紅包 價格戰恐難現

發布時間:2018-12-28 10:26:00來源: 新京報

  沉寂多時的美團打車有了新動向,近日北京交通委發布消息稱,美團打車、搜穀、星徽出行等3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了北京市網約車經營許可。

  2017年年底,在南京測試了十個(ge) 月的美團打車計劃進軍(jun) 北京市場,後因牌照問題擱置。如今時隔一年,網約車領域世事變遷,獲得“京牌”的美團打車是否會(hui) 揮師北上?補貼戰會(hui) 否再襲?

  “看新聞說美團打車獲得北京市網約車經營許可了,美團打車是不是要進入北京市場了,大家都等著呢。”網約車司機張師傅稱。對張師傅來說,美團打車如果揮師進京對他意味著獲得高補貼的機會(hui) 。“去年消息一出來我就注冊(ce) 了,到時候補貼應該不少。”張師傅介紹。

  不過,在各地嚴(yan) 監管、上市的美團盈利壓力來襲之時,網約車司機期待的補貼大戰恐難再現。

  美團已獲5地牌照,開2城

  近日,北京交通委發布消息稱,美團打車、搜穀、星徽出行等3家網約車平台公司取得了北京市網約車經營許可,加上此前已許可的8家網約車平台公司,至此北京市已有11家網約車平台公司。

  12月24日,新京報記者登錄美團打車APP,頁麵提示,“當前城市暫未開通服務,敬請期待。”客服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具體(ti) 的開城時間請以APP推送為(wei) 準,感謝您的支持與(yu) 理解。”

  對此,美團方麵表示,交通運輸新業(ye) 態需要依法合規發展,會(hui) 繼續在南京、上海兩(liang) 個(ge) 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待試點工作有進一步進展後,再做下一步決(jue) 策。

  “北京市場可以說是網約車企業(ye) 的必爭(zheng) 之地,所以美團打車一定會(hui) 進京,隻是時間問題。”互聯網分析師唐欣表示。

  2017年12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cong) 美團內(nei) 部人士處獲悉,美團點評將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等七城推廣其打車業(ye) 務。此前2017年2月,美團已經在南京試水打車業(ye) 務,並於(yu) 當年12月初成立了出行事業(ye) 部。

  然而在美團進京前夕,北京交通委表示,目前“美團打車”尚未依法在本市申請開展網約車業(ye) 務,尚不具備在本市從(cong) 事網約車經營的資質。美團打車被潑了盆冷水,隨後,美團打車改道登陸上海,與(yu) 滴滴在長三角角逐。

  此前美團招股書(shu) 顯示,如果未能繼續持有現有的網約車服務許可證及牌照,將根據國家及地方的網上預約出租車規例於(yu) 相關(guan) 城市中止網約車業(ye) 務的營運。如果在新增的城市未能獲取新許可證及牌照,則亦未必能在該等城市推出網約車服務。

  實際上,今年3月美團打車已獲得杭州網約車牌照,4月獲得成都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5月具備了在溫州提供網約車服務的資質。7城中僅(jin) 福州與(yu) 廈門未獲得牌照,但時至今日,美團打車仍局限於(yu) 南京與(yu) 上海。

  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認為(wei) ,“美團打車拿到牌照,進可攻,退可守,短時間內(nei) 開城的可能性不大。”

  補貼大戰難再現

  “美團打車進京還會(hui) 補貼嗎?還挺懷念之前網約車大戰補貼的日子。”用戶林先生稱,希望美團打車進京的還有網約車司機們(men) 。“去年消息一出來我就注冊(ce) 了,到時候補貼應該不少。”張師傅介紹。

  自2012年起,網約車平台競爭(zheng) 激烈,為(wei) 培養(yang) 用戶習(xi) 慣,當時的滴滴與(yu) 快的進行燒錢補貼,隨後滴滴合並快的,繼續與(yu) 優(you) 步中國進行補貼競爭(zheng) ,直至合並優(you) 步中國。當年網約車大戰確實令大批用戶與(yu) 司機得到了實惠。事實上,此前美團打車進入上海也引發了一輪補貼價(jia) 格戰。

  3月21日,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

  “美團打車前三個(ge) 月對上海司機不抽成,每單隻收0.5元信息費,三個(ge) 月後抽成8%。目前,滴滴快車抽成在20%多。”當時上海的網約車司機劉師傅介紹,美團會(hui) 根據接單數量給司機獎勵,不同時間段獎勵額度不同,低的一單獎四五元,高的十元。

  對於(yu) 用戶補貼也挺大,當時上海的宋女士介紹,“美團打車APP顯示,4公裏距離的總費用為(wei) 20.23元,前三單每單補貼14元,乘客隻需支付6.23元即可。而同樣距離,滴滴快車需要19.8元,優(you) 惠1元之後,實際需支付18.8元。”然而低價(jia) 補貼也引來了監管部門的關(guan) 注,要求其宣傳(chuan) 廣告中不得出現類似“一元錢出發”、“低價(jia) 出發”等字樣。

  若美團打車進京是否會(hui) 有價(jia) 格戰?“目前整個(ge) 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並不理想,燒錢打價(jia) 格戰恐怕很難維持。短期內(nei) 我認為(wei) 不會(hui) 有大規模價(jia) 格戰的空間。”唐欣表示。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滴滴兩(liang) 起安全事故之後,各地監管部門發文再次規範網約車市場。深圳、南京、天津、福建等地都要求滴滴等網約車平台不得低價(jia) 競爭(zheng) ,南京市提到,“切實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不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深圳市表示,“在深圳不得妨礙市場公平競爭(zheng) ,不得以低於(yu) 成本的價(jia) 格運營擾亂(luan) 正常市場秩序。”

  丁道師認為(wei) ,“網約車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大規模的價(jia) 格戰恐難有,為(wei) 吸引用戶,小幅度的優(you) 惠券還會(hui) 有。”

  11月22日港股盤後,美團點評發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調整後虧(kui) 損淨額24.6億(yi) 元,本季虧(kui) 損環比收窄。有分析稱,美團已經上市,盈利是其必須重視的問題。

  今年三季度,其新業(ye) 務及其他收入35億(yi) 元,同比增長達471.3%,“新業(ye) 務及其他”為(wei) 美團貢獻了18.1%的收入;去年同期,這一板塊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僅(jin) 為(wei) 6.3%。但新業(ye) 務部分目前尚未盈利,毛損達13億(yi) 元,本季度的銷售成本從(cong) 去年同期的3億(yi) 元驟增到48億(yi) 元,美團在財報中表示,這主要是網約車司機相關(guan) 成本增長、收購摩拜而產(chan) 生的物業(ye) 、廠房及設備折舊增加等。

  滴滴仍虧(kui) 損,美團此前稱預期不會(hui) 進一步拓展網約車

  網約車業(ye) 務盈利嗎?出行巨頭滴滴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9月7日,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發表內(nei) 部信也稱,創業(ye) 6年的滴滴沒有實現盈利。

  內(nei) 部信提到,滴滴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ti) 淨虧(kui) 損超過40億(yi) 人民幣。出行業(ye) 務對應GMV(成交總額)的平均Take Rate(傭(yong) 金率)約為(wei) 16%,絕大部分返還給了司機和乘客,公司整體(ti) 對應GMV的毛利率隻有1.6%。上半年,包括司機高峰期補貼、接單和服務獎勵、乘客優(you) 惠等在內(nei) 的總補貼返還金額超過117億(yi) 人民幣。

  此外,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滴滴出行創業(ye) 6年虧(kui) 損390億(yi) 。

  美團打車自然也不會(hui) 太樂(le) 觀。美團招股書(shu) 顯示,2017年推出試點網約車服務令網約車司機成本由2016年的零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2.93億(yi) 元。由2017年截至4月30日的580萬(wan) 元,增至2018年同期的9.759億(yi) 元。這意味著,4個(ge) 月,僅(jin) 兩(liang) 個(ge) 城市就要付出超近10億(yi) 的司機成本。

  仍在虧(kui) 損的美團是否準備好了,進一步拓展燒錢的網約車業(ye) 務?

  對於(yu) 未來網約車業(ye) 務,美團招股書(shu) 稱,“目前在中國南京及上海提供試點網約車服務。通過試點項目,正在評估網約車服務可能為(wei) 平台帶來的協同價(jia) 值。基於(yu) 目前的市場情況,預期不會(hui) 進一步拓展此項服務。”

  美團招股書(shu) 提到,未必能維持曆史增長率,而曆史表現可能並不能代表未來的增長或財務業(ye) 績。因為(wei) 在所提供新服務品類中的營運曆史有限,例如共享單車及試點網約車服務,且仍然繼續著力擴展服務品類,因此難以基於(yu) 曆史表現評估業(ye) 務及未來前景。

  實際上,出行市場潛力巨大。在唐欣看來,“打車業(ye) 務對於(yu) 美團來說是潛在的新的增長點,有可能解決(jue) 美團目前增長乏力的困境。”

  美團若加入能否改變北京網約車格局

  近期以來,越來越多企業(ye) 宣布進軍(jun) 網約車市場。京東(dong) 旗下公司經營範圍新增“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此外傳(chuan) 統車企也在揮師入局。截至目前,一汽集團、吉利集團、首汽集團、長城汽車、上汽集團等車企已進軍(jun) 網約車市場。

  對於(yu) 更多的企業(ye) 入局網約車,交通運輸部在10月份的例行發布會(hui) 上表示,歡迎更多的市場主體(ti) 進入出租汽車行業(ye) 。

  “北京市場本身就是競爭(zheng) 激烈,除滴滴外,首汽、易到、曹操等都在爭(zheng) 奪這一市場,美團的加入也不過是增加了一個(ge) 競爭(zheng) 者,短期不會(hui) 改變市場格局。”唐欣認為(wei) 。

  實際上,目前宣布入場的網約車平台主要瞄準專(zhuan) 車市場。“一般用戶比較能接受快車的價(jia) 格,那些專(zhuan) 車的價(jia) 格太高了,倒是希望美團的快車能夠入局。”林先生稱。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美團打車APP介紹,“目前南京、上海開通快車、出租車業(ye) 務,其他城市暫定隻開通快車業(ye) 務。”

  大部分專(zhuan) 車平台是自有車輛、自有司機,管理較為(wei) 規範嚴(yan) 格。而快車業(ye) 務管理以自有車輛的司機為(wei) 主,平台管理難度也加大。此前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聯合要求,2018年12月31日前全麵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並基本實現網約車平台公司、車輛和駕駛員合規化。

  “今年以來網約車市場變化挺大,行業(ye) 越來越規範,在此情況下美團打車若開展新業(ye) 務,成本及代價(jia) 或增加不少。”互聯網分析師季城認為(wei) 。

  “對於(yu) 我們(men) 用戶來說多一些實惠與(yu) 選擇當然好。”用戶李小姐表示,“現在網約車排隊時間變長了,出租車還挑單,幾公裏的短途訂單都不愛接。”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車企布局網約車市場

    汽車市場全年銷量趨勢已定,車企開始殺入網約車市場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詳細]
  • 車企入局網約車 撼動滴滴太難

    大眾汽車旗下出行公司“逸駕智能”亮相廣州,宣布將與本土出行企業合作,布局網約車、分時租賃出行市場;吉利和戴姆勒此前也宣布組建合資公司做高端專車……來勢洶洶的傳統車企能終結滴滴的一家獨大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