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大氣汙染“蹺蹺板”原因找到

張曄 發布時間:2019-01-03 09:29:00來源: 科技日報

  細心的你一定會(hui) 發現,最近幾年我們(men) 身邊的空氣質量日益好轉,PM2.5指數持續下降。但是,臭氧汙染這一新名詞卻頻頻出現。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的中美科學家研究結果表明,正是由於(yu) 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減少了氣溶膠對HO2自由基的非均相吸收,進而加劇了地表臭氧汙染。

  地表臭氧是由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在陽光照射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產(chan) 生的。臭氧作為(wei) 一種主要的空氣汙染物會(hui) 危害人體(ti) 健康和陸地生態係統。在我國城市地區,夏季臭氧經常成為(wei) 首要大氣汙染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與(yu) 哈佛大學空氣質量和氣候聯合實驗室研究分析了過去五年我國夏季地表臭氧MDA8(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的變化,發現我國東(dong) 部主要大城市群的PM2.5濃度顯著降低但臭氧濃度迅速增加,但是其原因卻令人費解。因為(wei) 自2013年起我國實施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據估算2013—2017年我國人為(wei) NOx排放量降低約20%,而VOCs排放量變化不大。也就是說,近幾年NOx和VOCs排放的變化不足以解釋我國東(dong) 部地區臭氧的增加,特別是在華北平原地區。

  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華北平原地區夏季臭氧增加的一個(ge) 更重要因素是過去五年夏季PM2.5濃度降低了約40%,減少了氣溶膠對HO2自由基的非均相吸收,進而加劇了臭氧的生成。

  為(wei) 此,該課題學者指出,在當前嚴(yan) 峻的大氣複合汙染形勢下,需要更加有力的措施去控製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才能有效地控製臭氧汙染、抵消由於(yu) 顆粒物減少造成的臭氧增加,進而實現灰霾治理和臭氧控製的雙贏。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