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嫦娥四號將迎接月背嚴酷環境考驗

發布時間:2019-01-14 16:24:00來源: 環球網

  1月11日,隨著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兩(liang) 器互拍,嫦娥四號任務取得成功。

  月球上的夜晚又黑又冷,但中國科學家還不知道到底有多冷。隨著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麵軟著陸,將幫助中國科學家們(men) 測量月球的實際溫度。

  據悉,在月球上的赤道附近,白天的表麵溫度可達120攝氏度,夜晚的溫度將會(hui) 低至零下170度,晝夜溫差將近300度。

  2013年,嫦娥三號發射成功,中國探測器首度成功踏訪月球表麵,至此中國成為(wei) 了世界上第三個(ge) 掌握月麵軟著陸技術的國家。在過去的五年裏,登月艙上的科學儀(yi) 器已經運行了60多個(ge) 月。

  “它是成功的,但是嫦娥三號是根據國外的溫度數據設計的。”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說。

  張熇表示:“如果沒有我們(men) 自己的月球溫度數據,我們(men) 就不知道月球的夜晚到底有多冷。此外,嫦娥四號將測量月球上晝夜溫差,幫助科學家探測月球土壤的性質。”她說。

  嫦娥四號探測器飛控試驗隊副隊長、項目顧問譚梅說,由於(yu) 太陽能隻有在白晝能使用,嫦娥四號將在月球夜晚進入“睡眠模式”,使用同位素溫差電池(核電池)提供電力,其中核電池可提供30年的電力供應。

  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wei) 仁院士介紹,“玉兔二號”還對電纜鉤掛係統進行了電纜最小化裸露改進,針對鉤掛、摩擦等應用場景做了上千次試驗,大幅提升了整體(ti) 可靠性。

  據悉,嫦娥四號軟著陸月球背麵以來,由多個(ge) 國家和組織參與(yu) 的科學探測任務陸續展開。著陸器上由德國研製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yi) 和巡視器上由瑞典研製的中性原子探測儀(yi) 開機測試,獲取的探測數據將通過“鵲橋”中繼星陸續傳(chuan) 回地麵,中外科學家計劃共同開展相關(guan) 研究工作。

  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願與(yu) 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和空間探索愛好者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太空奧秘。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