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學術崗位可以退,學者本色不能褪

孫玉鬆 發布時間:2019-01-18 10:38:00來源: 科技日報

  教授退休,這原本是一件好事,放下了教學重擔,也放下了科研責任,應該頤養(yang) 天年了。可是,有的科研人員或許是久居象牙塔,不諳俗世紛繁複雜,麵對找上門來“禮賢下士”的老板和項目,不加調研考察便匆匆答應“出山”,不僅(jin) 落得自己的名譽聲望受損,甚至連累了曾經供職的高校院所一起“吃瓜落”。

  筆者以為(wei) ,因河北華林集團涉嫌傳(chuan) 銷而被有關(guan) 部門查處引發關(guan) 注的南開大學退休教授李建民不是第一例,也絕不會(hui) 是最後一個(ge)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事情,究其原因,還是部分科研人員缺乏對科研的敬畏,沒有真正闖過“名利關(guan)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科研名聲有多麽(me) 寶貴。

  按說,教授學者退休後發揮餘(yu) 熱,既能豐(feng) 富自己的人生,又能為(wei) 祖國和社會(hui) 貢獻更多成果,是一件大好事。可有部分人,在職時由於(yu) 各種製度和單位的約束,尚能按部就班;一旦退休,就有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徹底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為(wei) 了追逐金錢和物質利益,不僅(jin) 對參與(yu) 的科研項目和社會(hui) 活動不加辨別,反而借助在職時積累的聲譽和名望,主動為(wei) 一些不合規、不合法的項目“搖旗呐喊”。這樣的教授學者,毀壞的不僅(jin) 僅(jin) 是個(ge) 人形象,更影響和連累了整個(ge) 科研隊伍的聲譽。

  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隨著科研環境日益寬鬆,全社會(hui) 對科研的尊重和渴求讓少部分已經退休或臨(lin) 近退休的教授學者的虛榮心也隨之高漲。有的借著早期學術上既有的成就,千方百計放大炒作,到處參與(yu) 各種評比,到處掛名搞項目。他們(men) 人退休了,榮譽心和使命感也隨之“退休”,不停地奔波在各種舞台之間,甚至直接到企業(ye) 充當“前鋒”,表明他們(men) 關(guan) 注的壓根不是科研,目之所及無非是“金錢”二字!

  這樣的“發揮餘(yu) 熱”顯然不是好事。

  教授學者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他們(men) 代表的不僅(jin) 僅(jin) 是自己,更寄托著公眾(zhong) 和全社會(hui) 對科學的尊重和向往。如果他們(men) 都不能夠嚴(yan) 格要求自己,反而利用科研成果和學術影響謀取不當私利,就會(hui) 讓科學形象蒙羞。

  莎士比亞(ya) 曾說:“把名譽從(cong) 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科學是引領人類進步的火種,科學家和教授好比盜火的普羅米修斯,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不能放鬆對自己科研聲望的要求。即便離開了科研一線,作為(wei) 一個(ge) 普通的人,也應該守住底線,更不能淪為(wei) 違法企業(ye) 的“擋箭牌”和騙子公司的“幌子”!

  不管是何種誘惑,都是一個(ge) “貪”字在作祟。作為(wei) 教授學者,即便退休了也要對科研抱有敬畏,懂得自律。唯有堅守初心,守正做人,愛護自己的名聲,才能夠保護好科學的聲譽,讓自己的人生不留下“科研汙點”。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18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十強揭曉

    中國大學作為中國國家形象海外傳播的重要名片,其海外傳播力建設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幫助提升國家的話語權和文化軟實力。[詳細]
  • 我國海岸帶首次發現古海嘯文明遺址

    (記者陳瑜) 近年來,海嘯給受災國家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威脅海岸帶安全。過去十多年,研究小組對我國近海曆史上的災難事件進行了持續研究,相關研究為我國在南海建設海嘯預警係統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