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技術是基礎,創新是靈魂

張景陽 發布時間:2019-01-21 10:43:00來源: 科技日報

  趙欣所在的包頭拓又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又達)剛剛結束了年終工作總結會(hui) 。2018年,公司產(chan) 值比2017年增長145%。幾年來,這家經由孵化器成長起來的年輕企業(ye) ,從(cong) 零開始拓荒,鍥而不舍,用行動詮釋了拓又達這一名字的真正含義(yi) 。

  拓荒達誌創新引領

  作為(wei) 創業(ye) 夥(huo) 伴,拓又達副總經理董俊傑很欽佩趙欣,不僅(jin) 因為(wei) 趙欣是國家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業(ye) 領軍(jun) 人物,更是因為(wei) 在趙欣身上,團隊成員們(men) 能看到源自年青創業(ye) 者的朝氣和企業(ye) 家精神。

  “他始終把技術看做企業(ye) 發展的基礎,把創新看做企業(ye) 進步的靈魂。” 董俊傑說。

  高中畢業(ye) 後,趙欣考入日本朝日大學。雖然身在大學校園,但他非常關(guan) 注國內(nei) 國際的前沿科技和資訊。在此期間,各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逐漸興(xing) 盛。趙欣最終將風力發電機組的模擬優(you) 化作為(wei) 自己研究的重點,希望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wei) 我國的新能源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009年9月,剛剛畢業(ye) 一年的趙欣注冊(ce) 成立了拓又達,開始研發和生產(chan) 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組。

  “選擇垂直軸風力發電機這個(ge) 方向,是因為(wei) 在市場調研中我們(men) 發現,國內(nei) 的這種廠家寥寥無幾,市場基本是空白,作為(wei) 新興(xing) 企業(ye) ,發展空間巨大。”趙欣說。

  在包頭稀土高新區創業(ye) 服務中心提供的孵化器裏,趙欣與(yu) 幾個(ge) 誌同道合的夥(huo) 伴搭建起了拓又達公司的框架,技術研發、生產(chan) 線的建立,一切都要從(cong) 零開始。

  趙欣回憶說:“剛起步的那幾年裏,我們(men) 很艱難,主要的精力和資金,都花在了技術研發上。那是一段隻有付出沒有回報的時間,意誌稍不堅定,就會(hui) 半途而廢。”

  但是拓又達的團隊堅持了下來。在垂直軸風電機組、低風速風力發電和高效節能的盤式無鐵芯發電機兩(liang) 個(ge) 領域,他們(men) 取得了發明專(zhuan) 利,填補了國內(nei) 五項空白技術,並參與(yu) 製定了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最終,拓又達的垂直軸風電機技術與(yu) 美國、日本的技術站在了同一水平線上,在國內(nei) 業(ye) 界引起了廣泛關(guan) 注。

  企業(ye) 轉型創新先行

  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2017年全國風電投資檢測預警結果》。文件要求,內(nei) 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等省區為(wei) 風電開發建設紅色預警區域,不得再建設新的風電項目。緊接著,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公開版)》,要延伸儲(chu) 能裝置、智能電網等海上風電配套產(chan) 業(ye) 。

  公司業(ye) 績剛有起色的時候,這樣的政策調整為(wei) 拓又達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彼時的趙欣一度陷入了沉思。他回憶說:“要想抓住國家的政策紅利,企業(ye) 需要新的技術創新突破,要想進一步拓展海上風電業(ye) 務,垂直軸無鐵芯稀土永磁風機的垂直軸蒸發冷卻技術難題必須拿下。”

  經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牽線,趙欣帶領拓又達研發團隊與(yu) 擁有蒸發冷卻專(zhuan) 利技術的中科院電工所顧國彪院士達成技術攻關(guan) 合作。高水平研發團隊和政府的資金扶持,使得此項技術迅速完成從(cong) 應用基礎研究、實驗開發到推廣應用的三級跳。

  “我們(men) 最新設計研發的垂直軸無鐵芯稀土永磁風力發電機,是中小型水平軸風電機組的換代產(chan) 品,具有微風啟動發電、無噪音、360度受風、每秒60米安全風速等特點,風能利用率達到40%,全國50%風能利用區增加20%以上風能發電量。”趙欣直言,團隊的二次拓荒成果豐(feng) 碩,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創業(ye) 不息創新不止

  如今,趙欣手中握有國家專(zhuan) 利120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20項),另有美日歐盟專(zhuan) 利3項。顯然,這是拓又達底氣十足、立足市場的雄厚資本,使得拓又達的產(chan) 品在業(ye) 內(nei) 成為(wei) “高端”的代名詞、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除了在經營上不斷與(yu) 國際接軌,吸收先進經營管理經驗外,趙欣更重視產(chan) 品本身的含金量。拓又達生產(chan) 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不僅(jin) 為(wei) 我國南極科考站紫金山天文台製造了國內(nei) 首套風光互補供電設備,還為(wei) 中科院深海研究所提供了檢測平台風光互補設備,為(wei) 中石油油田、國家園藝博覽會(hui) 、國家重大火力發電廠等重大項目提供了風光互補和智能微電網設備。

  趙欣介紹,目前拓又達的產(chan) 品已出口到46個(ge) 國家,而國內(nei) 也已銷往26個(ge) 省市。產(chan) 品已在城市照明、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百姓生活用電中得到廣泛應用。並以此為(wei) 契機,建立起了國內(nei) 第一個(ge) 垂直軸風力發電大型綜合實驗平台,計劃為(wei) 國內(nei) 培養(yang) 一批新型風電產(chan) 業(ye) 技術人才。

  作為(wei) 包頭市技術型企業(ye) 圈內(nei) 的一位達人,趙欣常常被問及“成功的原因、創業(ye) 的訣竅”。“就是一種精神。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ye) 家精神,在我看來,作為(wei) 一名創業(ye) 者,鍥而不舍的拓荒精神和堅定不移的創新意誌,就是企業(ye) 家精神。”趙欣說。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