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設備可用微生物處理空間站垃圾
俄羅斯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日前開發出用微生物處理空間站垃圾的特殊設備,同時還可以用這些微生物發電,供空間站上的各種設備使用。目前,這種處理設備的原型機已經可以運行400小時。
該研究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研究員葉卡捷琳娜·佐洛圖欣娜稱,太空裏沒有能倒垃圾的地方,目前空間站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要麽(me) 是將它們(men) 運回地麵,要麽(me) 是扔到太空,但人們(men) 不願意看到第二種情況出現。因此,研發處理空間站生活垃圾的設備非常重要。
他們(men) 建議變廢為(wei) 寶,使用微生物既可以處理垃圾,還可以發電。比如,航天員可將日常生活垃圾倒入一個(ge) 含有微生物的裝置,這些生活垃圾就會(hui) 成為(wei) 微生物的食物。這個(ge) 微生物處理器原型機是一個(ge) 重量大約2千克的小盒子,兩(liang) 端分別連接陽極和陰極,盒子本身被薄膜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部分,微生物充當電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太空垃圾在經過處理後產(chan) 生自由電子,它們(men) 在環路中移動到陰極,在那裏與(yu) 氧化劑相互作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之後,電力就生產(chan) 出來了。航天員可將在微生物氧化過程中產(chan) 生的電力存儲(chu) 起來供空間站使用。
氧氣等物質可以當氧化劑。處理器的燃料可以是餐巾紙,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生物降解的固體(ti) 和液體(ti) 廢料。研究人員指出,根據投入的垃圾類型,這種生物燃料原型機能夠獨立工作100小時至400小時,之後需要補充新的微生物群,但裝置可多次重複使用。
為(wei) 了選擇最理想的微生物群,該研究所與(yu) 俄羅斯國家遺傳(chuan) 和工業(ye) 微生物育種科研所合作,選擇了一種厭氧細菌Shewanella。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尤裏·達普羅沃裏斯基稱,這種細菌在地麵很難開展工作,把它從(cong) 一個(ge) 容器移到另外一個(ge) 容器就會(hui) 死亡,但它在太空中就會(hui) 是另外一種情況。
總編輯圈點
在地球上用微生物發電不是新鮮事,太空中還沒有使用過這種技術。這是工程學與(yu) 微生物學的共同課題,既要確保設備運行壽命,還要考慮微生物群的生存能力。但不管技術是否成熟,僅(jin) 憑其出發點是愛護太空環境、解決(jue) 實際問題,就值得受到足夠的關(guan) 注與(yu) 尊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俄致力打造國產神經網絡處理器
4家俄羅斯公司在攜手製造俄羅斯首台計算機神經網絡性能增強的國產處理器。[詳細] -
等離子火箭發動機可行性初獲證實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核物理研究所利用最新的熱核等離子體抑製裝置,初步實驗證實了製造等離子火箭發動機的可能性。[詳細] -
華為支付進軍俄羅斯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儲戶當中,使用華為設備的銀聯卡持卡人,現在有了新的移動支付選項:華為支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