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這些國家都在“押注”人工智能

劉園園 發布時間:2019-02-25 10:08:00來源: 科技日報

  新一輪人工智能浪潮風起雲(yun) 湧之類的說法,近幾年已是老生常談。

  為(wei) 何稱其為(wei) 浪潮?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更新迭代,並向日益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滲透,此為(wei) 表現之一。另一不可忽略的方麵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人工智能上升為(wei) 發展戰略,並將其視作促進經濟繁榮、社會(hui) 福祉、國家安全的重要籌碼。

  近日,美國國家科技政策辦公室發布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的《美國人工智能倡議》(American AI Initiative)。該舉(ju) 措為(wei) 這輪人工智能浪潮添了新注腳。

  美國:多管齊下保證領先地位

  特朗普在發表2019年國情谘文演講時,就強調了對未來尖端產(chan) 業(ye) 進行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尖端產(chan) 業(ye) 中怎能少得了人工智能。

  美國白宮官網發布消息稱,作為(wei) 人工智能技術的先驅和領跑者,美國已經從(cong) 該技術中大大獲益。然而,隨著全球範圍內(nei) 人工智能創新的節奏加快,美國不能高枕無憂地認為(wei) 其領先地位可以得到保證。

  特朗普於(yu) 近日簽署的《美國人工智能倡議》將多管齊下來鞏固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包括5個(ge) 關(guan) 鍵方麵:

  第一,對人工智能研發資金的投入。引導聯邦機構在對科研任務進行資助時,將人工智能放在優(you) 先位置,關(guan) 注對人工智能領域高回報、基礎性的研發。

  第二,釋放人工智能資源。引導聯邦機構為(wei) 人工智能專(zhuan) 家、科研人員和產(chan) 業(ye) 提供更多數據、模型、計算資源。

  第三,設置人工智能管理標準。聯邦機構將出台指南,指導人工智能在不同技術和工業(ye) 領域的發展和應用。號召美國國家標準與(yu) 技術研究院(NIST)牽頭形成相關(guan) 標準,以發展可靠、有活力、可信賴、安全、便捷的人工智能係統。

  第四,發展人工智能人才隊伍。呼籲聯邦機構優(you) 先設立獎勵和訓練項目,使工人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人工智能相關(guan) 技能。

  第五,參與(yu) 國際合作,保護美國的人工智能優(you) 勢。促進形成支持人工智能研發的國際環境和向美國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開放的市場。保證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與(yu) 美國的價(jia) 值觀和利益一致。

  英國:力爭(zheng) 成為(wei) 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英國政府於(yu) 2018年4月公布《產(chan) 業(ye) 戰略:人工智能部門協議》。在該協議中,英國政府和行業(ye) 共允諾對人工智能領域給予95億(yi) 英鎊的資金支持。

  《產(chan) 業(ye) 戰略:人工智能部門協議》提出了英國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的總體(ti) 策略。

  其中包括:通過在研發、技能和管理創新方麵的投入,使英國成為(wei) 人工智能和數據驅動創新領域的全球中心;支持各行各業(ye) 通過應用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技術來提高生產(chan) 力;設立數據倫(lun) 理和創新中心,使英國在安全和符合倫(lun) 理地應用數據方麵處於(yu) 領先,增強英國網絡安全能力;通過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以及計算機教學等領域的投入,幫助人們(men) 發展獲得崗位所需技能。

  《產(chan) 業(ye) 戰略:人工智能部門協議》強調了產(chan) 業(ye) 戰略的5個(ge) 基礎因素:創意、人才、基礎設施、商業(ye) 環境、場所。

  例如,在基礎設施方麵,投入超過10億(yi) 英鎊來使英國擁有5G移動網絡和全光纖寬帶等世界一流的數字基礎設施。

  此外,該協議還致力於(yu) 解決(jue) 公共和私營領域數據共享所麵臨(lin) 的障礙。其中包括,探索數據共享框架,建立數據信任機製使多方在共享數據時明確各自的權利和責任,從(cong) 而保護敏感信息,使數據的獲得更為(wei) 便捷,並保證各環節可問責。

  日本:有所側(ce) 重地發展人工智能

  日本在2016年初發布《第五期科技基本計劃(2016—2020)》,提出在全世界率先建成“超智能社會(hui) ”。而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是支撐該願景的關(guan) 鍵技術。

  2017年3月,日本發布《人工智能技術戰略》。該戰略指出了日本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ge) 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各個(ge) 領域對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進行應用;第二階段是,實現對人工智能和數據進行跨領域地公共應用;第三階段是,通過連接不同領域來構建人工智能生態係統。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時間分界點大概為(wei) 2020年,而第二階段與(yu) 第三階段的分界點預期在2025年到2030年之間。

  《人工智能技術戰略》還從(cong) 解決(jue) 日本社會(hui) 問題、發展日本經濟等角度出發,提出了應該優(you) 先發展的領域,包括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領域,健康、醫療和福利領域,交通領域和信息安全領域。

  在社會(hui) 生產(chan) 力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戰略》提出要通過對生產(chan) 係統的自動化和優(you) 化,對服務行業(ye) 效率的提升和優(you) 化,以及對商品與(yu) 服務需求的對接,來實現用戶驅動的高端定製。

  在健康、醫療和福利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戰略》提出要通過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使日本成為(wei) 醫療保健和社會(hui) 福利領域的技術領頭羊。

  此外,《人工智能技術戰略》還提出了發展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隊伍、增強對數據的維護、支持人工智能創業(ye) 企業(ye) 、增進對人工智能的理解等應對策略。

  專(zhuan) 家點評

  中國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麵有優(you) 勢

  美國從(cong) 資金、數據、人才等5個(ge) 方麵入手,調動聯邦資源,向人工智能領域傾(qing) 斜,說明美國確實發現發展人工智能的必要性,開始去重點關(guan) 注這一技術。

  除了美國,中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多個(ge) 國家也紛紛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這再次表明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發展成熟。

  人工智能技術在六十多年前就已萌芽,然而早些年缺乏硬件和數據支撐。如今,硬件的發展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互聯網的發展產(chan) 生了海量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已具備成熟的條件。因此,在看到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後,各國開始重點在該領域發力。

  目前來看,全球範圍內(nei) ,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zheng) 日益激烈。

  美國的優(you) 勢在於(yu) ,很早就開始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積累比較早。所以從(cong) 知識產(chan) 權的角度來看,大部分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專(zhuan) 利集中在美國人手裏。

  而中國的短板是發展人工智能比較晚。這意味著,中國經常需要在美國人開發的基礎技術之上,進一步進行研發,所以很多人工智能基礎專(zhuan) 利難以回避。

  中國的優(you) 勢在於(yu) ,擁有龐大的數據資源。因為(wei) 中國的互聯網產(chan) 業(ye) 十分發達,積累了大量數據,而數據量越大,則越有利於(yu) 人工智能的應用。相比之下,美國和歐洲在個(ge) 人信息方麵有嚴(yan) 格的法律保護,因此對於(yu) 數據的應用會(hui) 出現很多阻礙。

  總體(ti) 而言,美國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麵擁有優(you) 勢,而中國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麵擁有優(you) 勢。日本也積累了很多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技術,歐洲的優(you) 勢則在於(yu) 聚集了大量創新型企業(ye) 。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