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幹製”是對科研規律的尊重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科研經費“包幹製”,引發了科研人員的廣泛關(guan) 注。這些年來,如何讓科研經費既管理得當,又能給它的使用“鬆綁”,一直是教育界、科技界代表委員最關(guan) 注的問題之一。
坊間有許多玩笑話流傳(chuan) 甚廣,比如要做科研先學會(hui) 做“預算”,又比如那句廣為(wei) 流傳(chuan) 的“科學家要多學習(xi) 財務知識,如果能精通會(hui) 計業(ye) 務就更好了”。段子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繁瑣的財務工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科研工作的進行。
這次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jun) 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jue) 策權;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幹製”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製,由科研團隊自主決(jue) 定使用。
近年來,針對科研經費管理問題,中央和國家層麵都已經出台了一係列相關(guan) 文件政策,《關(guan) 於(yu) 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幹意見》《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幹意見》《關(guan) 於(yu) 優(you) 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幹措施的通知》等,都是為(wei) 了深化科研經費改革,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精簡了過程檢查、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jue) 策權等多項措施,切實減輕了科研人員負擔。
現在,“包幹製”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讓人們(men) 對科研經費的徹底“鬆綁”充滿期待。科研經費“包幹製”可以使科研任務與(yu) 經費直接掛鉤,技術責任和經濟責任都更加明確,科研課題的效率或將大大提高。從(cong) 另一個(ge) 層麵講,它尊重科學家的同時,又進一步體(ti) 現知識的價(jia) 值,使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有可能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較多的經濟利益。
好政策有了,如何落實是關(guan) 鍵,經費管理如何與(yu) 科研規律完美結合是關(guan) 鍵。
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科研能力不斷提升,研究領域不斷擴大,科研項目從(cong) 經費和數量來看都呈倍數增長,科研方式也由單一、分散、自由向團隊化、聯合攻關(guan) 轉變,一大批建立在跨學科、跨單位基礎之上,對學科發展和中國社會(hui) 變革具有重要意義(yi) 的項目開始實施,這些都對科研經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幹製”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可能。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在推動科技體(ti) 製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上下功夫,決(jue) 不能讓改革政策停留在口頭上、紙麵上。經費管理製度的改革正是關(guan) 鍵一步。
對科研人員來說,“包幹製”是尊重,是信任,亦是鞭策和激勵。在“包幹製”落實的過程中,科研人員若能真正做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的那樣——潛心向學、創新突破,那真是國家之幸、人民之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