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青藏高原發現棕櫚葉化石 為其抬升曆史提供新證據

胡遠航 發布時間:2019-03-08 06: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從(cong)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科研人員在青藏高原中部發現了一片距今2500萬(wan) 年的棕櫚葉化石。棕櫚化石研究表明:2500萬(wan) 年前,青藏高原尚未完全形成,中部存在一個(ge) 東(dong) 西向的大峽穀。這一發現將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曆史推後了至少約1000萬(wan) 年。

  該研究成果由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研究員蘇濤、周浙昆領導的研究團隊完成,於(yu) 北京時間7日淩晨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這是中科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以來的一項重要成果。

  據介紹,科研人員是在藏北倫(lun) 坡拉盆地距今約2500萬(wan) 年的地層中,采集到了這一珍貴的葉片化石標本。整個(ge) 標本長度達到1米,葉脈清晰可見,是目前青藏高原地區最年輕的棕櫚科化石記錄。

  資料顯示,全球現生棕櫚科植物共有25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僅(jin) 有部分種類分布於(yu) 亞(ya) 熱帶地區。像現在青藏高原中部這樣的高海拔地區,棕櫚科植物根本無法存活。

  科研人員結合現生棕櫚科植物分布區,分析了製約棕櫚科生長的最冷月均溫等關(guan) 鍵氣候要素,並利用古氣候模型模擬了13種不同的地形地貌情景後推測:在2500萬(wan) 年前,生活在西藏中部的棕櫚,分布的海拔高度不超過2300米,生活的地形地貌極有可能是東(dong) 西向的峽穀,峽穀兩(liang) 側(ce) 為(wei) 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這一峽穀地貌直到約2300萬(wan) 年前,才逐步消失變成如今的高原。

  事實上,關(guan) 於(yu) 青藏高原隆升的時間和幅度,學界有不同觀點。有學者利用同位素分析認為(wei) ,倫(lun) 坡拉盆地在3500萬(wan) 年前已經接近甚至達到了現在約4500米的高程。而棕櫚化石的發現表明,當時青藏高原尚未完全形成,中部存在一個(ge) 東(dong) 西向的大峽穀。這一發現將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曆史推後了至少約1000萬(wan) 年,也為(wei) 認識青藏高原地形地貌的形成演變,提供了新的化石證據。

  據悉,近年來,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隊在青藏高原核心地區野外科學考察,陸續發現了多個(ge) 新的、不同地質時期和地點的化石生物群,包括攀鱸、椿榆、欒樹等,表明地質時期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遠比現在要豐(feng) 富,正是由於(yu) 高原抬升所引起的環境變化,導致許多物種在這一地區逐漸消失。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向青藏科考者致敬

    “青藏科考”這一專有名詞可說是伴隨了我在西藏和為西藏工作的全部歲月。年輕時進藏,對那片高地就科學認知而言,知之甚少,所以起初隻是單向的信息接收者。[詳細]
  • 西藏岡仁波齊盆地有新發現!

    QQ瀏覽器截圖20190114090216.jpg
    岡仁波齊盆地是一處位於藏南拉薩地塊南部岡底斯山脈的沉積盆地。此前研究認為,岡底斯山脈在5500萬年之前已隆升到4500米,接近現在的海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