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這是一份對廣東(dong) 的殷殷囑托: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廣東(dong) 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這是一份廣東(dong) 的“科技答卷”:2018年廣東(dong) 區域創新綜合能力保持全國第一,研發經費支出超2500億(yi) 元,占GDP比重預計達2.65%,有效發明專(zhuan) 利達24.9萬(wan) 件,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約占全國一半。
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大潮中,廣東(dong) 科技如何順勢而為(wei)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科技日報記者日前專(zhuan) 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dong) 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jun) 。
強化原始創新,全麵激發創新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guan) 於(yu) 科技創新的內(nei) 容占了很大篇幅,多個(ge) 關(guan) 鍵點與(yu) 科技創新相關(guan) ,43處提到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對此,王瑞軍(jun) 認為(wei) ,近年來,廣東(dong) 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要求,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布局,首次出台《廣東(dong) 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加強基礎與(yu) 應用基礎研究的若幹意見》,全麵係統部署多項改革創新措施。“廣東(dong) 接下來還將加大基礎與(yu) 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構建財政資金激勵引導基礎與(yu) 應用基礎研究能力提升的長效機製。”王瑞軍(jun) 說。
報告從(cong) 多方麵給科研人員“放權”。“對於(yu) 科研一線人員而言,這是一個(ge) 非常重磅的消息,將極大提升科研經費使用效率。”王瑞軍(jun) 說,廣東(dong) 省科技廳接下來將貫徹落實國家科研管理改革要求,以全麵優(you) 化科技計劃管理流程、加強科技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建設為(wei) 抓手,加快推進從(cong) 科研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全麵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比肩國際一流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隨著規劃綱要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已站上比肩國際一流灣區的賽道,如何才能在這個(ge) 賽道上跑出好成績?
王瑞軍(jun) 表示,廣東(dong) 省科技廳將深入貫徹國家和省的部署要求,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曆史機遇,大力促進人才、物資、信息等科技創新要素的高效有效流動。
為(wei) 此,廣東(dong) 省科技廳將遵循國家頂層設計,積極攜手港澳科技創新部門推進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聚焦技術攻關(guan) 、基礎研究、人才集聚、要素聯通、創新創業(ye) 、國際合作等行動舉(ju) 措,提升大灣區的協同創新能力,推動三地加快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ti) 。
在推動創新要素跨境便利流通方麵,王瑞軍(jun) 說,將積極爭(zheng) 取推動科研儀(yi) 器設備通關(guan) 便利,簡化研發用生物材料通關(guan) 審批程序;推動大型科學儀(yi) 器設備共用共享,推進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向港澳地區高校、科研機構開放。
“支持港澳青年人才和高校畢業(ye) 生到粵開展創新創業(ye) 。”王瑞軍(jun) 說,“希望通過這些努力,狠抓落實,在國際一流灣區的賽道上跑出科技含量、跑出好成績。”
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服務出新招,首次麵向全國
廣東(dong) 去年的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服務“出新招”,首次麵向全國,承接相關(guan) 科研項目在廣東(dong) 合作落地,打破以往項目隻接受省內(nei) 單位申報的單一局麵。經過5個(ge) 月的實踐,這個(ge) 創新之舉(ju) 效果如何?
王瑞軍(jun) 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從(cong) 開局來看,效果很明顯。政策推出以後,受到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及港澳地區相關(guan) 創新主體(ti) 的積極響應。”
他舉(ju) 例說,以廣東(dong)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為(wei) 例,目前該計劃已經組織了一係列項目,牽頭和參與(yu) 申報的單位共計736家,其中,249家為(wei) 廣東(dong) 省外單位、港澳創新主體(ti) ,占33.83%;立項項目中,有省外單位參與(yu) 的項目占立項總數的66.86%。此外,還有39個(ge) 由省外單位牽頭申報,有意向到廣東(dong) 落戶的項目,我們(men) 納入項目庫,等待相關(guan) 條件落實後給予立項支持。
王瑞軍(jun) 認為(wei) ,這一舉(ju) 措實現了“雙贏”。在外省單位的參與(yu) 下,廣東(dong)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組織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拉動國內(nei) 頂尖科研力量聚集廣東(dong) ,比如在“激光與(yu) 增材製造”領域,全國90%以上的頂級團隊都參與(yu) 了項目申報。另外,粵港澳科技合作進一步深化,港澳科研團隊參與(yu) 項目占比達9.58%。
采訪最後,王瑞軍(jun) 通過《科技日報》向外界發出邀請:廣東(dong) 是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更是創新創業(ye) 熱土,我們(men) 以真誠的態度、開放的胸懷邀請全國科研好項目來廣東(dong) 落地,廣東(dong) 省科技廳將為(wei) 此提供優(you) 質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科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中科院正在積極參與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約132億元資金已經或即將“聚集”到廣東,建設多個大科技工程。[詳細] -
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在東莞揭牌
11月24日,由中科院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內外多所大學等共建的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在廣東東莞揭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