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起個大早的騰訊短視頻 能否趕上最後一波晚集

左鵬飛 發布時間:2019-05-22 09:00:00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據媒體(ti) 報道,騰訊又對其短視頻業(ye) 務進行了調整,旗下短視頻產(chan) 品yoo視頻已更名為(wei) 火鍋視頻。其實,騰訊對短視頻的重視由來已久,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主打8秒短視頻的微視。然而,縱觀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多年布局,可以用“起個(ge) 大早、趕個(ge) 晚集”來形容。

  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擅長“後發製人”的騰訊,在短視頻領域遲遲未能掀起大波瀾呢?在群雄環伺的短視頻戰場,騰訊還有突圍的機會(hui) 嗎?

  錯失戰略發展重要機遇期

  係統梳理騰訊不同時期的短視頻發展戰略,可以大致將其歸納成3個(ge) 階段:

  2013年,開局階段。這一年,騰訊開始著手布局短視頻領域,在此階段,騰訊非常重視短視頻產(chan) 品微視的發展。但由於(yu) 騰訊發力於(yu) 風口形成之前,未能洞悉用戶真正需求,在產(chan) 品形態上創新不足,導致用戶規模始終無法實現突破。

  2014年到2017年,中間沉默階段。這一階段,騰訊在短視頻領域沒有太大的動作,然而此時卻是國內(nei) 短視頻行業(ye) “野蠻生長”的關(guan) 鍵期,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一批短視頻產(chan) 品在這一階段出現並實現快速崛起。可以說,騰訊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又錯失這一重要的機遇期。

  2017年至今,產(chan) 品矩陣形成階段。據不完全統計,騰訊在最近不到3年的時間裏陸續推出了14款短視頻APP,通過產(chan) 品矩陣在短視頻領域加速、加碼發力,然而這種在內(nei) 部產(chan) 品賽馬機製下出現的眾(zhong) 多APP,未能扭轉騰訊在短視頻領域的劣勢。

  對短視頻認知存三大誤區

  筆者在梳理騰訊短視頻戰略的過程中,發現騰訊對短視頻產(chan) 品的認知,主要基於(yu) 企業(ye) 自身優(you) 勢,而非從(cong) 用戶需求角度。可以說,騰訊整體(ti) 上對短視頻的定位是“聊”,強調其社交屬性,而用戶對短視頻的定位是“看”,注重其內(nei) 容屬性。

  具體(ti) 而言,騰訊對短視頻業(ye) 務的認知可能存在以下誤區:

  一是錯把社交視頻化當作短視頻發展的趨勢。社交視頻化隻是社交工具的迭代表現,社交與(yu) 短視頻業(ye) 務其實分屬不同賽道。而這樣的布局,與(yu) 騰訊的“社交”基因密不可分。騰訊係的產(chan) 品在起步階段,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騰訊社交關(guan) 係鏈成長起來的。比如騰訊旗下的各類遊戲產(chan) 品,通過好友推薦或邀請,迅速積累了龐大用戶群。可在短視頻領域,黏性極強的交際網絡所起的作用並不明顯。以抖音和快手為(wei) 例,它們(men) 的生長與(yu) 其社交屬性強弱的關(guan) 係並不大,用戶更關(guan) 注產(chan) 品能否提供自己喜愛的內(nei) 容。

  二是誤認為(wei) 內(nei) 部賽馬機製可以彌補其在內(nei) 容上的短板。賽馬機製曾為(wei) 騰訊“開疆辟土”,其王牌產(chan) 品微信也是這機製下的產(chan) 物。短視頻則是內(nei) 容平台類產(chan) 品,初期需要依靠UGC(用戶原創內(nei) 容)模式進行發展,這與(yu) 微信、QQ等工具類產(chan) 品,有天壤之別。而賽馬機製雖可強化產(chan) 品的功能屬性,但短視頻領域目前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是內(nei) 容。

  三是錯把產(chan) 品的內(nei) 容品質與(yu) 精致設計掛鉤。曾有一種觀點認為(wei) 目前短視頻產(chan) 品的內(nei) 容呈現普遍不夠精致、草根化傾(qing) 向明顯,騰訊應該聚焦高品質短視頻產(chan) 品競爭(zheng) 。在筆者看來,這種觀點其實是一種誤導,短視頻吸引人的地方正在於(yu) 其“粗糙”“真實”等特質。

  抓住5G時代視頻發展契機

  雖然目前市場上短視頻相關(guan) 產(chan) 品種類繁多,但該領域發展仍處於(yu) 初級階段而非飽和後期,國內(nei) 短視頻市場蛋糕還未被瓜分殆盡。因此,筆者認為(wei) ,騰訊仍有很大的突圍機會(hui) 。具體(ti) 而言,筆者給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放下在短視頻產(chan) 品中發展社交的“執念”,回歸短視頻產(chan) 品的本質。在產(chan) 品設計和推廣上,騰訊既要利用社交優(you) 勢,又要淡化產(chan) 品社交屬性,把關(guan) 注點更多放在提升短視頻的內(nei) 容上來。

  其次,在嚴(yan) 格內(nei) 容審核的前提下,形成UGC內(nei) 容供給模式,增強對原生態視頻內(nei) 容的補貼力度。產(chan) 品設計要更加便於(yu) 用戶分享,要建立更具激勵性和持續性的視頻分享機製。

  伴隨著5G時代的來臨(lin) ,網速對視頻播放的製約被進一步破除,即時分享視頻行業(ye) 或迎來大爆發。乘此東(dong) 風,再借助以往在互聯網領域的優(you) 勢,若能成功打造出全新的短視頻產(chan) 品,騰訊將不僅(jin) 可在短視頻領域實現突圍,更可搶到5G時代的入場券。(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數量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紅包戰背後 短視頻的社交和金融夢

    數據顯示,截至正月初五,有超過1億人參與快手搶紅包活動,金額也從原計劃的6億元增加至7億元。[詳細]
  • 網絡詐騙已盯上抖音短視頻

    360安全大腦提供的數據顯示,不法分子利用短視頻平台用戶大多為缺乏社會經驗的青少年的特點,通過“刷讚”、網絡兼職、虛假抽獎、冒充公司或機構賬號及發布網絡借貸廣告等方式實施網絡詐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