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 中科院連續七年位列全球首位
6月20日,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正式發布,中國科學院再次位列全球首位。根據此前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中科院已連續7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
此次最新的自然指數是基於(yu)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該排行榜顯示,中科院在全球科研機構綜合排名中高居榜首,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hui)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斯坦福大學分列2~5位。同時,中科院在化學、物理科學、地球與(yu) 環境科學3個(ge) 學科領域繼續排名第一;在生命科學領域排名全球第5,比上年提升一位。
榜單顯示,有43家美國機構和17家中國機構躋身全球100強。其中,中國十家領先的科研機構為(wei) 中科院(第1)、北京大學(第10)、清華大學(第13)、南京大學(第1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17)、中國科學院大學(第24)、浙江大學(第27)、複旦大學(第34)、上海交通大學(第41)、南開大學(第51)。
自然指數數據還顯示,美國、中國和德國位居國家排行前3位。根據調整後的2018年分數計量值(FC),排名前10的國家中隻有中國和澳大利亞(ya) 實現了科研產(chan) 出的正增長。
在過去三年FC值增幅最大的50家機構中,有43家中國機構,並包攬前10位,其中位居前5位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化學依然是中國實力最強的學科,有5家機構躋身化學科研產(chan) 出全球前10,分別是中科院、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論壇”召開
廣東省東莞市有個鬆山湖材料實驗室。中科院學部工作局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曾計劃在此召開一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論壇”,服務於鬆山湖材料實驗室,做一些學術探討與研究。[詳細] -
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 6年中科院投入超18億
6年來,中科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累計投入經費超過18億元,與沿線國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規模超過12萬人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