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特色和實踐意義

蔣文齡 發布時間:2018-02-28 09:49:00 光明日報

原標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理論特色和實踐意義(yi)

一種科學的理論,唯有堅持與(yu) 時俱進,才能永葆蓬勃生機;一種偉(wei) 大的思想,唯有做到引領時代,才能顯示磅礴偉(wei) 力。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既要準確理解其理論特色,又要科學把握其實踐意義(yi) 。唯有如此,才能深刻領會(hui) 其核心要義(yi) 和豐(feng) 富內(nei) 涵,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凝聚共識、集中智慧。

1.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

90多年來,不論國內(nei) 挑戰如何嚴(yan) 峻,國際風雲(yun) 如何變幻,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走適合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道路,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始終保持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之樹常綠常青。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對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思想和理論的重大開拓、對實踐經驗的高度凝練。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充分體(ti) 現了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真理的獨特魅力,展示了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創新特色。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根本立場,傳(chuan) 承馬克思主義(yi) 理論脈絡,立足新的曆史方位,續寫(xie)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篇章。比如,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總任務,進一步明晰了未來發展的奮鬥目標;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原理解決(jue) 各種發展問題,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等諸多新論斷;堅持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論述了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與(yu) 我國基本國情之間的辯證關(guan) 係,將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作為(wei)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之一;堅持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理,結合我國具體(ti) 國情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製度、文化;等等。這一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為(wei) 我們(men) 準確把握新的曆史方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完成新的曆史使命、取得新的偉(wei) 大勝利提供了科學指南。

2.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開啟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yi) 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思想路線。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彰顯馬克思主義(yi) 從(cong) 實際出發的實踐導向,圍繞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個(ge) 總任務進行戰略謀劃,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謀篇布局,精準回應了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許多重大思想理論和發展實踐問題,為(wei) 開啟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指明方向。

當前,我國正處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必須在對曆史經驗和實踐成果進行科學總結的基礎上,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導各項事業(ye) 發展。要主動適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變化,深刻認識和把握規律,製定科學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用於(yu) 指導推動各項工作。要積極投身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生動實踐,按照已經繪就的美好藍圖和確定的宏偉(wei) 目標,開拓創新、艱苦奮鬥、苦幹實幹。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在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基礎上,攻堅克難、持續奮鬥,分兩(liang) 步走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3.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應對新時代發展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提供了科學方法

恩格斯說:“每一個(ge) 時代的理論思維,從(cong) 而我們(men) 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曆史的產(chan) 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nei) 容。”人類社會(hui) 思想成果的創造,並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在自己所處的特定時代中進行的。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在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實踐中形成的,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智慧和精華,又根據新時代的發展特點、發展形勢,不斷深化完善和開拓創新,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men) 黨(dang) 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jue) 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wei) 都是錯誤的。”每個(ge) 時代都麵臨(lin) 和其他時代截然不同的新問題新矛盾,回答和解決(jue) 這些新問題新矛盾呼喚新思想新理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迫切要求我們(men) 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有堅定的理論自覺和充分的思想準備。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基於(yu) 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事關(guan) 民族複興(xing) 和實現偉(wei) 大夢想的一係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展現了時代的新氣象,順應了時代的新要求。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在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建設偉(wei) 大工程、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實現偉(wei) 大夢想的實踐進程中,直麵困難矛盾和風險挑戰,不懈探索破解難題、推進事業(ye) 發展的新路徑。

4.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

馬克思主義(yi) 自誕生之日起,就致力於(yu) 無產(chan) 階級和全人類解放事業(ye) 。我們(men) 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yi) 寫(xie) 在自己的旗幟上,把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改革開放以來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關(guan) 鍵就在於(yu) 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回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和實現的曆史性變革,維護人民根本利益、順應人民熱切期盼,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和實踐的一條十分清晰的主線,也是我們(men) 深入理解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維度。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朝著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隻有堅持人民利益高於(yu) 一切,不斷追求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才能為(wei)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順利完成我們(men) 黨(dang) 擔負的曆史重任。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立足新時代、著眼新目標,為(wei) 解決(jue) 新矛盾提出和確立了一係列親(qin) 民愛民、憂民為(wei) 民的理念和措施,凸顯了我們(me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思想的價(jia) 值追求。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要順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化的新要求,下大力氣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人民利益高於(yu) 一切,把維護公平正義(yi) 、增進人民福祉作為(wei) 發展的根本目的;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調動人民群眾(zhong) 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善於(yu) 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經濟社會(hui) 各項事業(ye) 發展。

5.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應對全球挑戰、解決(jue) 人類問題提供了全新選擇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提出了許多有利於(yu) 促進世界和平與(yu) 人類進步的新倡議,得到了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認同,為(wei) 人類共同發展進步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關(guan) 注世界和平與(yu) 發展,關(guan) 注人類前途與(yu) 未來,注重從(cong) 全球視野審視世界和中國,蘊含開放的品格,展現互惠的胸襟,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世界意義(yi) 的認識達到新高度。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把為(wei) 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wei) 自己的使命。”發展本國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世界各國普遍麵臨(lin) 的曆史重任。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期望通過出台改革措施,維護國家安定,保持自身獨立,加快經濟發展,我國的成功經驗為(wei) 這些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不同於(yu) 西方模式的全新借鑒。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著眼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新理念新措施,這些為(wei) 解決(jue) 人類問題貢獻的治理方案,巧妙地把東(dong) 方經驗、中國智慧和人類理想融為(wei) 一體(ti) ,為(wei) 人類文明延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為(wei) 各國共創美好未來提供了中國方案。我國當下發展實踐和理論開拓深刻表明,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導我國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僅(jin) 能夠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強盛、民族複興(xing) ,而且能夠為(wei) 世界各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帶來新啟示、提供新方案、創造新經驗,從(cong) 而為(wei) 應對全球挑戰、解決(jue) 人類問題提供了全新選擇。

(作者:蔣文齡 郝彤 周曉軍(jun) ,均係寧夏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