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鄧清柯 發布時間:2018-07-26 11:10:00 經濟日報

馬克思為(wei) 什麽(me) 是對的?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沒有過時?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這都是引人關(guan) 注的話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係統闡釋了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體(ti) 係、豐(feng) 富內(nei) 涵及其對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巨大作用,有助於(yu) 我們(men) 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yi) 真理力量,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yi) 的時代意義(yi) 和現實意義(yi) 。

馬克思主義(yi) 照亮了人類探索曆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馬克思給我們(men) 留下的最有價(jia) 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yi) 。這一理論猶如壯麗(li) 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曆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70年前,《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yi) 的誕生。《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第一次全麵闡述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原理,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秉持人民立場、為(wei) 人民大眾(zhong) 謀利益、為(wei) 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著作。馬克思主義(yi) 一經誕生,便閃耀著穿越時空的真理光芒,為(wei) 世界社會(hui) 主義(yi) 指明了正確前進方向,為(wei) 在黑暗中摸索的無產(chan) 階級和被壓迫民族帶來了解放的光明前景,給人類社會(hui) 帶來了波瀾壯闊的曆史變革。

馬克思主義(yi) 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yi) 的製高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馬克思為(wei) 創立科學理論體(ti) 係,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最終達到了光輝的頂點。”科學思想是人類獨有的精神瑰寶。馬克思主義(yi) 穿越百年曆史風雲(yun) 依然熠熠生輝,釋放出強大思想力量。馬克思主義(yi) 的生命力,來源於(yu) 它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chuan) 播麵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yi) 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yi) 那樣對世界產(chan) 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yi) 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yi) 的製高點,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為(wei) “千年第一思想家”。

馬克思主義(yi) 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ti) 係

恩格斯早就說過:“馬克思的整個(ge) 世界觀不是教義(yi)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馬克思主義(yi) 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ti) 係,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不能丟(diu) ,丟(diu) 了就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同時,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正是因為(wei) 鍥而不舍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大眾(zhong) 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e) 才永遠立於(yu) 不敗之地。也正因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不是教條,而是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的新挑戰,才能夠永葆其美妙之青春。

馬克思主義(yi) 指引著人類追求理想社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馬克思畢生的使命就是為(wei) 人民解放而奮鬥”,“馬克思主義(yi) 不是書(shu) 齋裏的學問,而是為(wei) 了改變人民曆史命運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yi) 堅持以全人類解放為(wei) 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hui) 的美好憧憬。早在中學時代,馬克思就在《青年在選擇職業(ye) 時的考慮》中寫(xie) 道:如果我們(men) 選擇了最能為(wei) 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ye) ,那麽(me) ,重擔就不能把我們(men) 壓倒,因為(wei) 這是為(wei) 了人類而獻身。那時,我們(men) 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le) 趣,我們(men) 的幸福將屬於(yu) 千百萬(wan) 人。馬克思堅信,未來社會(hui) “將是這樣一個(ge) 聯合體(ti) ,在那裏,每個(ge) 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人類社會(hui) 形態的更替是一個(ge) 漫長的曆史進程,馬克思奠定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理論基礎,並推動了這個(ge) 偉(wei) 大事業(ye) 的實踐發展。

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想信念的靈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用馬克思主義(yi) 武裝起來的政黨(dang) ,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想信念的靈魂。”《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認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沒有任何同整個(ge) 無產(chan) 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不忘初心,才會(hui)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yi) 就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真經”。97年來,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一個(ge) 重要原因是把馬克思主義(yi) 當“真經”來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馬克思主義(yi) 就是我們(men)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men) 黨(dang) 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wan) 裏長河之泉源。”共產(chan) 黨(dang) 人要當好馬克思的忠實“粉絲(si) ”,堅定馬克思主義(yi) 信念信仰,堅守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家園。

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仍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馬克思主義(yi) 始終是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men) 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仍然要學習(xi) 馬克思,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不斷從(cong) 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今天,我們(men) 致敬馬克思,就是要追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把馬克思主義(yi) 蘊含的科學原理運用到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的實踐中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隻要我們(men) 始終高揚馬克思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就一定會(hui) 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