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曹培璽 發布時間:2018-07-27 09:08:00 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同誌指出,國有企業(ye) 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ye) 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ye) 搞好、把國有企業(ye) 做大做強做優(you) 不動搖。在新時代,繼續搞好國有企業(ye) ,必須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提高對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重大意義(yi) 的認識。提高認識才能抓緊行動。應深刻認識到,國有企業(ye)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有利於(yu) 鞏固黨(dang) 的執政基礎。國有企業(ye) 是解決(jue) 當前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重要工具,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可以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進而實現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抓手,因而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為(wei) 此,要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決(jue) 摒棄與(yu) 高質量發展不相符的思路和做法,始終把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高經濟效益作為(wei) 國有企業(ye) 投資決(jue) 策的首要標準,始終堅持以提高國有企業(ye) 發展質量和效益為(wei) 中心,持續提升國有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加強國有企業(ye) 黨(dang) 的建設。習(xi) 近平同誌指出,堅持黨(dang) 的領導、加強黨(dang) 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ye) 的光榮傳(chuan) 統,是國有企業(ye) 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ye) 的獨特優(you) 勢。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國有企業(ye) 黨(dang) 的建設。一是加強黨(dang) 的政治建設。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嚴(yan) 肅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嚴(yan) 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wei) 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二是抓好理論武裝工作。堅持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擰緊國有企業(ye) 黨(dang) 員、幹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這個(ge) “總開關(guan) ”,為(wei) 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障。三是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嚴(yan) 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建設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幹部隊伍,為(wei) 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四是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wei) 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宣傳(chuan) 黨(dang) 的主張、貫徹黨(dang) 的決(jue) 定、團結動員群眾(zhong) 、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匯聚形成幹事創業(ye) 、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五是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在常和長、嚴(yan) 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堅定不移整治“四風”、懲治腐敗。

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打造國有企業(ye) 發展新動力、培育國有企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關(guan) 鍵。一是把科技創新擺在推動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突出位置。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和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實現國有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二是持續引領行業(ye) 技術進步。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集中攻關(guan) 掌握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前沿技術,搶占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製高點。三是完善科技創新體(ti) 製機製。完善激勵和保障機製,充分激發科技企業(ye) 、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科技創新潛力和積極性,堅持產(chan) 學研用相結合,優(you) 化創新要素配置,推進協同創新,大幅提升國有企業(ye) 科技創新能力。

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深化改革是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製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的根本途徑。一是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ye) 製度。堅持加強黨(dang) 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將黨(dang) 的領導內(nei) 嵌到公司治理的各個(ge) 環節,把黨(dang) 組織內(nei) 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充分發揮黨(dang) 的領導作用,確保黨(dang) 中央各項決(jue) 策部署在國有企業(ye) 得到全麵貫徹落實。二是深化國有企業(ye) 體(ti) 製機製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製,推進國有企業(ye) 股權多元化改革,更好發揮國有資本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按照企業(ye) 功能類別,推進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分類定責、分類考核,激發企業(ye) 活力;推進企業(ye) 市場化選人用人,推進薪酬製度改革;等等。三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大力化解過剩產(chan) 能,統籌推進低效無效資產(chan) 處置和“處僵治困”等工作,分離企業(ye) 辦社會(hui) 職能,妥善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促進國有企業(ye) 持續健康發展。四是做好國有企業(ye) 風險防範工作。一方麵,抓好國有企業(ye) 降杠杆減負債(zhai) 工作,堅持一手抓增量控製、一手抓存量化解,強化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和資本金約束,持續推動降杠杆減負債(zhai) 工作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麵,加強國有企業(ye) 風險內(nei) 控管理,優(you) 化內(nei) 控機製,加強內(nei) 控執行監督,增強風險預判、應對和管控能力,不斷提高國有企業(ye) 依法依規治理水平。

(作者為(wei)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