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大家手筆:利用地球大數據促進可持續發展

郭華東 發布時間:2018-07-30 15:22:00 人民日報

2015年9月,聯合國在成立70周年之際通過了《變革我們(men) 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的核心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旨在讓所有國家和利益攸關(guan) 方攜手合作,阻止地球的退化,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生產(chan) 和消費,管理地球環境和自然資源,使地球能夠滿足今世後代的需求,讓全球走上可持續且具恢複力的道路,形成一個(ge) 人與(yu) 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世界。中國高度重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實際行動為(wei) 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共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一項宏偉(wei) 的戰略行動計劃,包含經濟、社會(hui) 和環境三個(ge) 方麵,由17個(ge) 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個(ge) 具體(ti) 目標組成。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全麵發揮科學技術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作用。在眾(zhong) 多技術中,大數據技術無疑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數據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新型戰略資源。蓬勃發展的大數據為(wei) 人們(men) 認識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維,為(wei) 科學研究帶來新的方法論和新的範式,從(cong) 而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以及對世界的理解。地球大數據是大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與(yu) 地球相關(guan) 的大數據,數據來源於(yu) 但不限於(yu) 空間對地觀測數據,還包括陸地、海洋、大氣以及與(yu) 人類活動相關(guan) 的數據。地球大數據是地球科學、信息科學、空間科技等交叉融合形成的大數據,成為(wei) 人類認識地球的新鑰匙和知識發現的新引擎,可以為(wei) 推動地球科學深入發展並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貢獻,也可以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麵發揮重大作用。

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地球表層與(yu) 環境、資源密切相關(guan) 的諸多目標,具有大尺度、周期變化的特點,地球大數據的宏觀、動態監測能力為(wei) 可持續發展評價(jia) 提供了重要手段,並可整合多源數據,有助於(yu) 產(chan) 生更相關(guan) 、更豐(feng) 富的信息用於(yu) 決(jue) 策支持。特別重要的是,地球大數據能夠把大範圍區域作為(wei) 整體(ti) 進行認知。比如,“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的就是這樣的大範圍區域。“一帶一路”建設具有範圍廣、周期長、領域寬等特點,不少參與(yu) 國家水資源短缺、自然災害頻發、資源環境承載力脆弱,區域可持續發展麵臨(lin) 重大挑戰。地球大數據可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資源環境格局與(yu) 發展潛力進行宏觀科學認知與(yu) 評估,為(wei) 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信息保障和科學決(jue) 策支持。充分利用地球大數據,攜手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可持續發展,不僅(jin) 可以服務美麗(li) 中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同時也會(hui) 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使人類和地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當前,我們(men) 在利用地球大數據服務可持續發展方麵已開展了很好的實踐,如“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就是要利用地球大數據,以係統性和整體(ti) 性的理念去研究一係列重大科學問題,期待在對地球係統科學認知上有重大突破,在決(jue) 策支持上實現新的跨越。我國科學家發起的基於(yu) 地球大數據的“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已有48個(ge) 國家機構及國際組織和國際計劃參加,構建了“一帶一路”空間地球大數據平台,形成生態環境、自然災害、全球變化等9個(ge) 研究方向,並在巴基斯坦、泰國、芬蘭(lan) 、意大利、俄羅斯、摩洛哥、讚比亞(ya) 、美國建立了8個(ge) 國際卓越中心。該國際計劃用大數據理念凝聚各國專(zhuan) 家共同合作,通過多目標、多領域、多國別的係統研究,在構建空間評估指標體(ti) 係基礎上對“一帶一路”建設目標實現進程進行監測,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17個(ge) 目標中的8個(ge) 目標和具體(ti) 指標開展係統監測與(yu) 評估。它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涵就是把“一帶一路”建設參與(yu) 國作為(wei) 一個(ge) 區域整體(ti) 進行研究,產(chan) 出該區域係統性成果。這是中國服務於(yu)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個(ge) 科技創新平台,是我們(men) 利用地球大數據促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所作的具體(ti) 貢獻。

(作者為(wei) 中國科學院院士、遙感與(yu) 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