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guan) 係學是研究國際關(guan) 係行為(wei) 體(ti) 之間相互關(guan) 係、相互作用以及各種國際體(ti) 係運行和演變規律的學科。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啟而恢複重建,經過40年發展,取得了優(you) 異成績,積累了豐(feng) 碩成果。近年來,伴隨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增強,我國與(yu) 世界的互動逐漸加深,中國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並為(wei) 解決(jue) 人類共同麵對的問題和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在這個(ge) 過程中,國際關(guan) 係學界立足中國與(yu) 世界交往的重大實踐和經驗,積極推動理論創新,為(wei)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學術支撐。回顧40年來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的發展曆程,總結學科發展經驗,探討未來發展方向,對進一步提升國際關(guan) 係學科的發展層次和質量、更好發揮其對外交實踐的智力支撐作用具有重要意義(yi) 。
取得長足進步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誌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hui) 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men) 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從(cong) 那時起,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進入恢複重建繼而快速發展階段。40年來,經過眾(zhong) 多學者的不懈努力,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取得長足進步,並為(wei) 推動中國外交理論與(yu) 實踐創新作出重要貢獻。
馬克思主義(yi) 國際關(guan) 係理論研究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國際關(guan) 係理論研究是國際關(guan) 係學研究的重要內(nei) 容。40年來,我國馬克思主義(yi) 國際關(guan) 係理論研究不斷推進,多部研究馬克思主義(yi) 國際關(guan) 係理論的著作陸續出版,國外一些馬克思主義(yi) 國際關(guan) 係理論的重要著作先後有了漢譯本,主題多樣、數量可觀的馬克思主義(yi) 國際關(guan) 係理論論文在專(zhuan) 業(ye) 學術期刊上發表,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設置了多個(ge) 國際關(guan) 係教材項目並取得預期成果。
梳理辨析西方國際關(guan) 係理論。上世紀80年代初,一些學者開始向國內(nei) 學界介紹西方國際關(guan) 係理論,隨後大批西方國際關(guan) 係理論經典著作的漢譯本陸續出版。伴隨著西方國際關(guan) 係理論經典著作的引進,中國學者對西方國際關(guan) 係理論有了較為(wei) 全麵係統的了解,並對其進行了細致梳理、深入解讀、認真辨析。目前,中國學者已經基本完成對西方主流國際關(guan) 係理論的評介。
研究主題和研究方法日趨豐(feng) 富。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國際關(guan) 係的演進狀況和中國外交的具體(ti) 實踐,國際關(guan) 係研究主題日趨豐(feng) 富。一方麵,傳(chuan) 統議題研究推陳出新,如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時代主題、國際格局、國際體(ti) 係等方麵的研究角度不斷擴展;另一方麵,新議題不斷湧現,如全球治理、新型國際關(guan) 係等方麵研究受到關(guan) 注。由此,中國學者對國際關(guan) 係的理解日益深刻,對中國與(yu) 世界關(guan) 係的把握更加準確。在研究方法方麵呈現多元多樣特點,既有對傳(chuan) 統人文方法的沿襲,也有對大數據等新方法的嚐試。方法意識不斷強化、方法運用能力不斷提升,有力推動了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的整體(ti) 進步。
國際關(guan) 係理論的中國學派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能否形成符合學術界公認標準的理論流派,是一門學科成熟與(yu) 否的重要標誌。40年來,中國學者在構建國際關(guan) 係理論的中國學派方麵持續發力,並不斷取得新進展。隨著中國經濟社會(hui) 不斷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者的理論自信、學術自信日益增強,逐漸跳出以冷戰思維、零和博弈、強權政治等為(wei) 基礎的西方傳(chuan) 統國際關(guan) 係理論窠臼,提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際關(guan) 係理論體(ti) 係,著力打破國際關(guan) 係理論由西方學者壟斷的局麵。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者從(cong)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智慧,順應國際社會(hui) 對國際關(guan) 係新理論的期待,立足中國外交實踐,力圖用中國理論、中國話語來研究闡釋世界和平與(yu) 發展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推動國際關(guan) 係理論創新突破,逐漸開創了學科發展新局麵。
學科建設不斷完善。學術機構和學科點是學科發展的兩(liang) 大支柱。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僅(jin) 有少數幾所高校設有國際政治係,還有少量國際問題研究機構,學術機構和學科點很不健全。改革開放後,一批新的國際問題研究所成立,一些高校陸續設立國際政治及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碩士點和博士點。進入21世紀,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科得到更為(wei) 顯著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yu) 實施使得相關(guan) 學術機構的建設迎來高潮。目前,中國設置國際政治本科及外交學、國際事務等相近專(zhuan) 業(ye) 的高校有近百所,國際問題類研究機構大量湧現。學術機構和學科點建設為(wei) 國際關(guan) 係學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機製和人才保障。
積累寶貴經驗
回顧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40年的發展可以看到,成績來之不易,既是學者們(men) 共同努力的結晶,也是中國國際關(guan) 係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40年來,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研究經曆了不平凡的曆程,也積累了寶貴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ge) 方麵。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hui) 科學區別於(yu) 其他哲學社會(hui) 科學的根本標誌。40年來,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和分析世界發展潮流、中國發展大勢、中國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等。在馬克思主義(yi) 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指導下,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研究展現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人民立場,並在開創國際關(guan) 係理論中國學派過程中始終站穩立場、體(ti) 現特色。
從(cong) 中國與(yu) 世界交往實踐中獲得發展動力。國際關(guan) 係學具有鮮明的實踐屬性,它的發展離不開國際關(guan) 係實踐活動。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取得的長足進步,既與(yu) 國際關(guan) 係持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有關(guan) ,更是由中國全麵對外開放特別是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所推動的。可以說,國際關(guan) 係深刻複雜變化所產(chan) 生的外部影響,全麵對外開放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所產(chan) 生的日益增長的內(nei) 部理論需求,形成了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正確處理繼承和發展、引進和借鑒的關(guan) 係。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本來的、外來的知識體(ti) 係,是一個(ge) 學科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包含著許多歸納世界發展演變規律的智慧、處理國家間關(guan) 係的方法。40年來,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界挖掘和闡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外交思想、國際政治思想等,並對其進行理論化建構、實證研究和比較研究。同時,麵對西方國際關(guan) 係理論,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界經曆了引進、學習(xi) 、吸收、批判借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的主體(ti) 性不斷得到強化、專(zhuan) 業(ye) 性不斷得到提升。
營造良好學術生態。學科的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學術生態環境,這要靠一批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wei) 的學者來共同努力創造。正是由於(yu) 幾代學者的接力奮鬥,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研究的學科體(ti) 係和學術體(ti) 係得到了發展完善。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者將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目標指引下,潛心研究、共同成長,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貢獻自己的才智。
開拓發展空間
當今世界格局正在經曆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國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也在發生深刻變化。相對於(yu) 深刻變化的現實,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前進道路上,我們(men) 遇到了許多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包括經濟、政治、軍(jun) 事、外交等方麵的問題,但國際關(guan) 係研究中的問題意識還不夠強。再比如,對國際關(guan) 係中曆史與(yu) 現實關(guan) 係的研究不夠,對當今發生的一些問題沒有梳理出曆史脈絡,沒能說清前因後果。推動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深入發展,應在批判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科學回答我國對外交往和參與(yu) 全球治理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未來要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應在以下幾個(ge) 方麵作出努力。
增強主體(ti) 性。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發展應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而是否具有中國特色,歸根到底要看有沒有主體(ti) 性、原創性。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應在係統總結既有經驗基礎上,秉持包容發展理念,深入發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資源特別是中國獨特的世界觀和價(jia) 值觀,努力將中國人對國際關(guan) 係的獨特觀察和理解特別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成功實踐和思想理論創新成果納入學科體(ti) 係。積極參與(yu) 和設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國際性學術組織,不斷推出並牽頭組織研究項目,通過多種方式增強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科的自主性,多產(chan) 出具有原創性和世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彰顯專(zhuan) 業(ye) 性。在信息化時代,國際關(guan) 係學科發展麵臨(lin) 諸多挑戰,比如,研究主體(ti) 更為(wei) 多元,在專(zhuan) 業(ye) 研究中原有的信息和理論優(you) 勢不再充分等等。對此,應在知識生產(chan) 和傳(chuan) 播方式、學科方向和專(zhuan) 業(ye) 課程設置、教材體(ti) 係建設、學術平台打造等多個(ge) 方麵作出改進和努力,彰顯國際關(guan) 係學科的專(zhuan) 業(ye) 性、學術性,突出優(you) 勢、拓展領域、補齊短板,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國際關(guan) 係學科體(ti) 係。
提升創新能力。創新是學科發展、學術進步的永恒主題。應聚焦國際關(guan) 係演化特別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中的重大問題,積極借鑒其他學科的新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強學科交叉與(yu) 融合,著力打造易為(wei) 國際學術界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不斷推動國際關(guan) 係理論中國學派的發展,使中國國際關(guan) 係學在國際學術界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作者為(wei) 同濟大學政治與(yu) 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中國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構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話語體係的貢獻
21世紀初期,伴隨著資本主義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世界局勢風雲激蕩,世界格局經曆著劇烈分化、調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