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紅色文化資源優(you) 勢,推動革命老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發利用紅色史跡、發展紅色文旅產(chan) 業(ye) 、打造紅色教育示範基地,實現紅色文化資源保育與(yu) 革命老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雙向互補、良性循環。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持續推進,紅色文化資源在革命老區鄉(xiang) 村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但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總體(ti) 上仍然存在體(ti) 製機製不健全、開發趨同化、發展合力難以形成等問題。引領革命老區走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既要以紅色資源為(wei) 之“塑形”,更要以紅色文化為(wei) 之“鑄魂”,形成城鄉(xiang) 融合、錯位發展的紅色鄉(xiang) 村發展新格局。
以紅色資源為(wei) 革命老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塑形”。發揮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優(you) 勢,就要深入挖掘、精心整理老區紅色資源,打造文旅融合精品和紅色旅遊勝地,擦亮革命老區的“紅色名片”,延伸出紅色文旅產(chan) 品加工業(ye) 以及各類專(zhuan) 業(ye) 流通服務組織、城鄉(xiang) 電子商務等新模式,進一步導流出觀光農(nong) 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創業(ye) 農(nong) 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等新業(ye) 態。同時,理順體(ti) 製機製,避免多頭管理,建立完善革命遺址保育聯席辦公會(hui) 議製度,成立以政府分管領導牽頭、有關(guan) 部門分工協作的紅色資源保護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以“重點遺址重點管、一般遺址規範管”的原則,對紅色資源進行細化分類,強化修繕保護和開發利用,打造紅色產(chan) 業(ye) 生態圈。
以紅色文化為(wei) 革命老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鑄魂”。革命老區既是紅色文化旅遊勝地,也是紅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二者相輔相成,文旅高度融合。要運用城市科技、信息、資金等優(you) 勢反哺革命老區,加強紅色人才培育力度,打造一支既熟稔黨(dang) 的長期奮鬥曆史和優(you) 良革命傳(chuan) 統,又能緊跟時代步伐、善於(yu) 與(yu) 時俱進的紅色專(zhuan) 業(ye) 人才工作隊伍,“回引”一大批眼界寬、思路活、資源廣、能力強的人才回村發展,在鄉(xiang) 村治理和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中扮演重要角色。依托紅色文化基地建設夯實革命老區組織基礎,以深厚的紅色文化積澱培養(yang) 、孕育基層黨(dang) 組織帶頭人,激發老區振興(xing) 發展的強大內(nei) 生動力,建設紅色文化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深度交融、和諧交響的樂(le) 土。
打造城鄉(xiang) 融合、錯位發展的紅色鄉(xiang) 村發展新格局。革命老區鄉(xiang) 村眾(zhong) 多,要依據革命遺跡的曆史影響力、公共服務配套、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程度等社會(hui) 資源和自然稟賦製定規劃,分址施策。要培育不同紅色鄉(xiang) 村的比較優(you) 勢,以特色興(xing) 優(you) 勢,以優(you) 勢促發展。堅持係統整合與(yu) 區域錯位發展原則,打造優(you) 勢互補的紅色產(chan) 業(ye) 鏈條,構築革命曆史主題旅遊規劃線路,加強與(yu) 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精準扶貧以及美麗(li) 鄉(xiang) 村等資源整合,構建“紅色小鎮”和“紅色鄉(xiang) 村田園綜合體(ti) ”,既達到紅色鄉(xiang) 村與(yu) 城市的融合交會(hui) ,又實現紅色鄉(xiang) 村之間的優(you) 勢互補、錯位發展。
(作者:廣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院科技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在文藝中激蕩紅色血脈
日前,作為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節目之一,江西省安遠縣主創的大型革命曆史題材采茶戲歌舞劇《杜鵑哩咯紅》在北京上演。[詳細] -
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曆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