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時代需要新作為

發布時間:2018-08-15 08:48:00 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地方誌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在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wei) ,努力創造屬於(yu) 新時代地方誌事業(ye) 的新輝煌。廣大地方誌工作者要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真實客觀全麵地記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實現的生動曆程。

新時代地方誌事業(ye) 具有新內(nei) 涵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為(wei) 廣大地方誌工作者提出新要求。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引下,廣大地方誌工作者麵臨(lin) 新任務、新使命,亟須深入探索並著力實踐全國地方誌事業(ye) 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wei) 的具體(ti) 內(nei) 涵。

圍繞全麵依法治國,提出依法治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讓全麵深化改革、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如期實現。”地方誌事業(ye) 蓬勃發展離不開法治保障。縱觀地方誌事業(ye) 發展史,地方誌法治化經曆了三個(ge) 階段:依令修誌階段、依法修誌階段、依法治誌階段。依法治誌是在當前我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應有內(nei) 涵與(yu) 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國在地方誌事業(ye) 中的重要體(ti) 現。

圍繞全麵深化改革,提出圍繞黨(dang) 和國家利益、經濟社會(hui) 發展、以人民為(wei) 中心三個(ge) 方麵開拓創新。在圍繞黨(dang) 和國家利益開拓創新方麵,舉(ju) 行南海主權與(yu) 地方誌論壇,啟動《中國南海誌》《三沙市誌》編纂,啟動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zheng) 研究專(zhuan) 項工程項目《中國抗日戰爭(zheng) 誌》及地方抗日戰爭(zheng) 誌編纂工作等;在圍繞經濟社會(hui) 發展開拓創新方麵,啟動中國名山誌、中國名水誌、中國名街誌等文化工程等;在圍繞以人民為(wei) 中心開拓創新方麵,啟動中國名鎮誌、中國名村誌文化工程,謀劃編纂社區誌、居民小區誌,建立村史館、村情網等,拍攝中國影像方誌、中國影像誌·名鎮名村係列影像誌等,讓每個(ge) 中國人都能在地方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地方誌走進千家萬(wan) 戶。

圍繞文化自信,提出方誌文化自信。強化中華文化自信,方誌文化自信的提出是時代必然。方誌文化自信的提出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而是根植於(yu) 方誌文化民族性、地域性、包容性、功能性、資料性、權威性中的基本屬性。方誌文化自信作為(wei) 中華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獨特而豐(feng) 富的內(nei) 涵,是宏觀、中觀、微觀三個(ge) 主體(ti) 層麵對方誌文化確信和肯定的穩定心理特征。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發展、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大背景下,提出建立方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論價(jia) 值和時代價(jia) 值。

圍繞國家“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倡導方誌人應樹立“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方誌人“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即在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之時,實現省省、市市、縣縣有誌有鑒的“兩(liang) 全目標”,實現世界文化創舉(ju) ;在本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即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之際,編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誌,實現省市縣三級誌書(shu) ,鄉(xiang) 鎮誌、村誌、社區誌、小區誌和地方綜合年鑒全覆蓋。

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者

中華文化傳(chuan) 承不輟的重要原因就是有史誌文獻把中華文明的文脈一代代記載下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men) 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地方誌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優(you) 秀文化傳(chuan) 統的重要載體(ti) ,承擔著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強調:“加強黨(dang) 史國史及相關(guan) 檔案編修,做好地方史誌編纂工作,鞏固中華文明探源成果,正確反映中華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地方誌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地方誌在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深入挖掘地方誌精髓,主動作為(wei) ,勇於(yu) 擔當,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者。

為(wei) 堅定文化自信作出方誌人的貢獻

地方誌是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根”與(yu) “魂”,是世界曆史文化長河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明傳(chuan) 承方式。在曆經2000多年綿延不斷的地方誌編修中,培育形成的方誌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獨具特色,是中華民族優(you) 秀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方誌文化表現了中華文化的本質特征和根本屬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華文化的豐(feng) 富滋養(yang)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ge) 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jin) 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曆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guan) 國運興(xing) 衰、事關(guan) 文化安全、事關(guan) 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在使文化自信充分融入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實踐的各個(ge) 方麵、在推進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方誌文化應自覺起到引領和帶頭作用,廣大地方誌工作者要立足本職、主動作為(wei) ,為(wei) 堅定文化自信作出自己的貢獻。

記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實現的生動進程

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我們(men) 既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聞雞起舞,登高望遠,擼起袖子加油幹,繼續向著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奮鬥目標進發,繼續向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進發”。廣大地方誌工作者有責任、有義(yi) 務做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實現的記錄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地方誌工作要以新擔當承載新時代,以新作為(wei) 開啟新征程,奮力實現在全國範圍內(nei) 全麵推動地方誌從(cong) 一項工作向一項事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貢獻“誌”力,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貢獻“誌”禮。

(作者: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冀祥德)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思想縱橫:以新時代先進典型為參照係

    為大力表彰宣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新時代典型,在黨的97歲華誕前夕,中共中央發布關於追授鄭德榮等7名同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詳細]
  • 以“紅船精神”奏響新時代治黨強音

    “紅船精神”昭示了我們共產黨人奮鬥的初心,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法寶,我們要代代相傳。2018年是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詳細]
  • 思想縱橫:以新時代先進典型為參照係

    在黨的97歲華誕前夕,中共中央發布關於追授鄭德榮等7名同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習近平同誌指出:“向先進典型學習,可學者多矣!最關鍵的是要學精神、學品質、學方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