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剛剛閉幕的全國教育大會(hui) 是黨(dang) 中央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hui) ,是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推動教育工作開創新局麵的一次全局性大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上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入總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領域取得的新成就,係統闡釋教育改革發展提出的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深刻回答了教育事業(ye) 發展中帶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對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教育工作作出全麵部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意蘊深刻、內(nei) 涵豐(feng) 富,體(ti) 現出高遠的曆史站位、寬廣的國際視野和深邃的戰略眼光,對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yi) 。我們(men) 要認真學習(xi) 、深刻領會(hui) 講話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wei) 工作目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我們(men) 黨(dang) 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教育事業(ye) 規律性的認識,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主要體(ti) 現為(wei) 以下幾個(ge) 方麵,即堅持黨(dang) 對教育事業(ye) 的全麵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堅持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教育,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為(wei) 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基礎工作。這些方麵既是對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教育改革發展工作一係列重要論述的凝練概括,也是麵向未來進一步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並不斷豐(feng) 富發展。
培養(yang) 什麽(me) 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這就決(jue) 定了我們(men) 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立誌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增強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誌肩負起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重任。要在厚植愛國主義(yi) 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yi) 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立誌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立誌紮根人民、奉獻國家。要在加強品德修養(yang) 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wei) 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xi) 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feng) 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要在培養(yang) 奮鬥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高遠誌向,曆練敢於(yu) 擔當、不懈奮鬥的精神,具有勇於(yu) 奮鬥的精神狀態、樂(le) 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做到剛健有為(wei) 、自強不息。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ang) 綜合能力,培養(yang) 創新思維。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ti) 育課,幫助學生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要全麵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wei) 大、勞動最美麗(li) 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做好以下重要工作:要努力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hui) 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ti) 係、教學體(ti) 係、教材體(ti) 係、管理體(ti) 係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ge) 目標來學。凡是不利於(yu) 實現這個(ge) 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jue) 改過來。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形成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尊師重教的氛圍。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ge) 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ye) ,嚴(yan) 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教師要執著於(yu) 教書(shu) 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隨著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qing) 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cong) 教、熱心從(cong) 教。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要堅決(jue) 依法依紀予以嚴(yan) 懲。要深化教育體(ti) 製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製,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jia) 導向,堅決(jue) 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教育評價(jia) 指揮棒問題。深化辦學體(ti) 製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發教育事業(ye) 發展生機活力。要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能力,調整優(you) 化高校區域布局、學科結構、專(zhuan) 業(ye) 設置,建立健全學科專(zhuan) 業(ye) 動態調整機製,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推進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重培養(yang) 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要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這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黨(dang) 組織要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堅定不移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級黨(dang) 委要把教育改革發展納入議事日程,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要熟悉教育、關(guan) 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級各類學校黨(dang) 組織要把抓好學校黨(dang) 建工作作為(wei) 辦學治校的基本功,把黨(dang) 的教育方針全麵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麵。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各級黨(dang) 委、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黨(dang) 組織都必須緊緊抓在手上。要精心培養(yang) 和組織一支會(hui) 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隊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個(ge) 人。
教育是民族振興(xing) 、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我們(men) 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把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作為(wei) 推動黨(dang) 和國家各項事業(ye) 發展的重要先手棋,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不斷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共同努力辦好教育事業
“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準確把握教育事業發展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為深化教育領域改革、釋放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指明了方向。[詳細] -
大力推進教育體製改革創新
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大力推進教育體製改革創新,才能使我國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