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治理之道:走好鄉村振興這盤大棋

蔣和勝 楊時革 發布時間:2018-10-23 10:00:00 人民日報

今年年初,習(xi) 近平同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指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7月5日,習(xi) 近平同誌對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擺在優(you) 先位置,堅持五級書(shu) 記抓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為(wei)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的共同行動。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同誌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走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盤大棋,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幾個(ge) 方麵。

製度機製是保障。走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盤大棋,關(guan) 鍵是製度框架要“穩”。一是鞏固和完善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落實農(nong) 村土地承包關(guan) 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政策,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的政策,讓農(nong) 民吃上長效“定心丸”。二是深化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嚴(yan) 格實行土地用途管製,嚴(yan) 格禁止利用農(nong) 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hui) 館。三是深入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探索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製。堅持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正確方向,發揮村黨(dang) 組織對集體(ti) 經濟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維護進城落戶農(nong) 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ti) 收益分配權。四是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製度。加快建立新型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政策體(ti) 係,深化農(nong) 產(chan) 品收儲(chu) 製度和價(jia) 格形成機製改革,改革完善中央儲(chu) 備糧管理體(ti) 製,落實和完善對農(nong) 民直接補貼製度,健全糧食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

擺脫貧困是前提。走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盤大棋,必須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wei) 優(you) 先任務,推動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機結合、相互促進。一是瞄準貧困人口精準幫扶。因地製宜、因戶施策,探索多渠道、多樣化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徑,提高扶貧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發力。以解決(jue) 突出製約問題為(wei) 重點,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到人幫扶為(wei) 抓手,以新增脫貧攻堅資金項目為(wei) 依托,著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生產(chan) 生活條件。三是激發貧困群眾(zhong) 內(nei) 生動力。樹立扶貧先扶誌、扶貧要扶智理念,逐步消除精神貧困;更多采用生產(chan) 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製,提升貧困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和務工經商的基本技能,實現可持續穩定脫貧。四是強化脫貧攻堅責任和監督。科學確定脫貧摘帽時間,完善扶貧督查巡查、考核評估辦法,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堅決(jue) 嚴(yan) 肅查處,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製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zhuan) 項治理。

全麵振興(xing) 是要義(yi) 。走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盤大棋,需要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等各個(ge) 方麵全麵振興(xing) 。一是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圍繞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構建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鄉(xiang) 村生活富裕。加快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生產(chan)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提高農(nong) 業(ye) 創新力、競爭(zheng) 力、全要素生產(chan) 率,提高農(nong) 業(ye) 質量、效益和整體(ti) 素質。二是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讓願意留在鄉(xiang) 村、建設家鄉(xiang) 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xiang) 、回報鄉(xiang) 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nong) 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三是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nong) 民精神風貌,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使鄉(xiang) 村文明煥發新氣象。四是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nong) 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完善農(nong) 村生活設施,打造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的美麗(li) 家園。五是建立健全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hui) 協同、公眾(zhong) 參與(yu) 、法治保障的現代鄉(xiang) 村社會(hui) 治理體(ti) 製,確保鄉(xiang) 村社會(hui) 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作者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