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的講話中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曆史上,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ce) 的重要日子。”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偉(wei) 大征程,並決(jue) 定“全黨(dang) 工作的重點應該從(cong) 1979年轉移到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上來”,從(cong) 此,改革開放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40年一以貫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大會(hui) 中重申:“隻有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ge) 中心”,才能為(wei)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雄厚物質基礎。
一、回顧過去,我們(men) 為(wei) 創造了人間奇跡的中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40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由3679億(yi) 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wan) 億(yi) 元,年均實際增長9.5%;占世界生產(chan) 總值的比重從(cong) 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我國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ye) 體(ti) 係,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製造業(ye) 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chu) 備連續多年世界第一。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萬(wan) 元。中國人民在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jue) 定性步伐。
我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yi) 人,建成了包括養(yang) 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nei) 的世界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基本養(yang) 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yi) 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yi) 人。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17年的76.7歲。社會(hui) 大局長期穩定,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百姓的問題基本解決(jue) 。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改革開放,讓全國人民過上了豐(feng) 衣足食的好日子,超過曆史上任何所謂“盛世”。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wei) 了可能。
二、展望未來,我們(men) 對光明前景充滿信心。改革開放之初,我們(men) 設計了用70多年、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宏偉(wei) 藍圖。40年來,我們(men) 咬定青山不放鬆,風雨無阻朝著這個(ge) 偉(wei) 大目標前進。黨(dang) 的十九大對我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奮鬥目標,形成了從(c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動員令。再過30年,我們(men) 來相會(hui) ,中國將大不一樣。
中國人民具有偉(wei) 大夢想精神、變革和開放精神。幾千年前,就提出“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發生了無數變法變革圖強運動,“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以“天下大同”“協和萬(wan) 邦”之思想和胸懷與(yu) 各國交往。從(cong) 大曆史觀來看,變革和開放是中國的曆史常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總結了40年改革開放的9條經驗、闡述了偉(wei) 大夢想精神和變革與(yu) 開放精神之後指出,“我們(men) 這麽(me) 大一個(ge) 國家,就應該有雄心壯誌”。他引用了毛澤東(dong) 同誌在1949年3月5日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的一段話,“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wan) 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求“在這個(ge) 千帆競發、百舸爭(zheng) 流的時代,我們(men) 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也絕不能有絲(si) 毫猶豫不決(jue) 、徘徊彷徨”。現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在即,“不要很久的時間”,我們(men) 的雄心壯誌,應該是“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是需要很久的時間和要花費很大的氣力的事情”。改革開放4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隻是“第一步”,應該放眼“下一步”萬(wan) 裏長征路。
三、關(guan) 鍵是“跑”好我們(men) 這一棒,“為(wei) 下一代人‘跑’出一個(ge) 好成績”。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一場“接力跑”,我們(men) 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wei) 下一代人“跑”出一個(ge) 好成績。我們(men) 現在所處的,是一個(ge)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ge) 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已走過千山萬(wan) 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必須堅持以發展為(wei) 第一要務,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ge) 中心,推動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為(wei)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雄厚物質基礎。
圍繞解決(jue) 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繼續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以經濟體(ti) 製改革為(wei) 引領,促進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
四、最重要的是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法國前總理拉法蘭(lan) 說:“中國成功的關(guan) 鍵之一在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表現無可指責。”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是最大製度優(you) 勢。要不斷提高黨(dang) 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曆史上的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沒能取得成功,有多方麵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缺乏一個(ge) 堅強的政治後盾。封建君主和王朝統治者僅(jin) 從(cong) 自己的政治利益出發,不可能將變法維新進行到底。世界發展史上,由於(yu) 政治不穩定而影響經濟改革與(yu) 發展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法國在與(yu) 英國的競爭(zheng) 中失利,其中的很大原因就在於(yu) 法國的政治政權更替過於(yu) 頻繁。日本戰後曾創造“日本奇跡”,上世紀80年代末之後經濟出現問題,一直在泥潭中掙紮,不少人認為(wei) ,沒有一個(ge) 成熟的政治製度、政策缺乏連續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們(men) 要十分珍惜當前的政治穩定局麵,政治穩定才能促進經濟進步,關(guan) 係每一個(ge) 中華兒(er) 女的福祉。
製度是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我們(men) 趕上和引領時代的重要保障。“為(wei) 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hui) 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不斷建立了充滿活力的體(ti) 製機製。”“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wei) 大榮光。”“中國決(jue) 不會(hui) 以犧牲別國利益為(wei) 代價(jia) 來發展自己,也決(jue) 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中,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理念無處不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必將在未來的人類發展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強大精神力量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詳細] -
【理上網來·改革開放】習近平總書記“三大裏程碑”論述揭示三條真理
“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詳細] -
【理上網來·改革開放】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是充滿理論創新的“宣言書”
“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