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著眼大勢深刻分析經濟形勢和發展前景,全麵部署2019年經濟工作,強調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此背景下,新一年的財政政策需主動適應“逆周期調節”的要求,通過進一步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找準“加力提效”的發力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更好應對風險挑戰。
一是實施增加總需求的財政政策。在擴大最終消費方麵,要加大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的發行力度,更好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公共服務,並有效解決(jue) 教育、育幼、養(yang) 生、醫療、文化、旅遊等產(chan) 業(ye) 所遇到的發展瓶頸;要推進個(ge) 人所得稅改革,落實好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的各項標準,增強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在引導中間產(chan) 品的消費、擴大投資等方麵,要推進企業(ye) 所得稅改革,創新和試點投資抵稅機製,推動機器設備采購等生產(chan) 性投資;實施推廣“支持製造業(ye) 企業(ye) 依法按程序進行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nei) 部用地整理及擴建生產(chan) 、倉(cang) 儲(chu) 場所,提升集約化用地水平,不再增收地價(jia) 款”的政策,推動工業(ye) 企業(ye) 廠房改造等固定資產(chan) 投資;通過政府的相關(guan) 支持基金,更好與(yu) 金融機構協作,開展倉(cang) 單質押業(ye) 務,支持和促進存貨投資,便利企業(ye) 資金流轉。
二是實施提升收益率的財政政策。對生產(chan) 領域實施全麵減稅,全麵提升企業(ye) 的經營主動性、效率性。生產(chan) 領域的全麵減稅既包括減少生產(chan) 環節的稅收,也包括減少與(yu) 生產(chan) 活動相關(guan) 聯的收入性稅收。可考慮將增值稅作為(wei) 直接的生產(chan) 性稅收繼續按照“三檔稅率變兩(liang) 檔、多層稅負相趨同”的方向進行改革,繼續降低稅率;企業(ye) 所得稅改革應堅持“實際受益、市場公平”的原則不斷深化減稅安排,在總體(ti) 保持現行稅率水平的情況下,以鼓勵創新、加大生產(chan) 性投資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為(wei) 重點,大幅度增加稅前扣除的內(nei) 容,並針對中小企業(ye) 繼續探索降低稅率水平的條件和範圍;個(ge) 人所得稅改革應在取得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向家庭綜合征收、按功能屬性細分管理收入種類的方向推進。與(yu) 此同時,需強化競爭(zheng) 政策的基礎性地位,特別是要著力開展相關(guan) 政策應用於(yu) 財政資源配置和政府采購管理的實踐。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製度的安排,更好融合政府采購市場與(yu) 普通商品市場;提升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效率和能力,充分借助市場力量、堅持公平競爭(zheng) ,形成政府購買(mai) 服務融合和參與(yu) 現行市場體(ti) 係的態勢。
三是實施提升信用水平的財政政策。保持市場融資環境的基本穩定,需要增加信用水平,財政政策就是提升信用水平、開展風險轉換的主體(ti) 力量。需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為(wei) 載體(ti) ,通過擔保“總對總”、再擔保“國對省”和投資“上對下”的業(ye) 務安排,有效推動基金的商業(ye) 金融機構股東(dong) 、地方政府的再擔保公司和地方所屬的擔保機構積極開展業(ye) 務,為(wei) 實體(ti) 經濟企業(ye) 特別是民營企業(ye) 和中小企業(ye) 提供擔保增信服務,並堅持低擔保費用水平的保本微利經營原則;以風險補償(chang) 和降低風險貼水為(wei) 方向,通過設立政府補貼、開展政府貼息或組建政府風險補償(chang) 基金的方法,增強企業(ye) 的融資能力,適當降低企業(ye) 的融資成本和風險貼水水平。
四是實施優(you) 化資源配置的財政政策。按照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做好有效出清“僵屍企業(ye) ”和低效存量、擴大優(you) 質和高效增量的財政政策安排。具體(ti) 包括:推動有效出清存量,在“去產(chan) 能”進入穩定期後,以優(you) 化資產(chan) 配置和轉移職工就業(ye) 為(wei) 重點,進一步完善後期工作,可考慮建立“去產(chan) 能”後期扶持資金;促進有序擴大優(you) 質增量,針對相關(guan) 市場領域,在堅持競爭(zheng) 的基礎上,對其中高效、優(you) 質的符合政策導向的主體(ti) ,實施財政獎補安排(後補助)。
五是實施提升有效供給能力的財政政策。總體(ti) 包括支持企業(ye) 創新和完善市場組織兩(liang) 個(ge) 方向,即:提升科研條件的共享能力,優(you) 化國家創新體(ti) 係的布局和結構,加大對中小企業(ye) 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市場的組織性、效率性和可識別性,為(wei) 市場差異化競爭(zheng) 和政府綜合性監管提供服務。以此為(wei) 基礎,推進政府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在堅持現行機製和做法的同時,立足於(yu) 社會(hui) 資本方增量分享和風險自擔的原則,建立政府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的新型關(guan) 係和組織模式。
還要看到,相關(guan) 財政改革和政策設計還需符合建立現代財政製度的方向和要求。從(cong) 可持續的角度看,務必要精準把握財政宏觀調控的“度”,借力市場、補位市場,同時做好對公共服務的可持續性保障。從(cong) 成體(ti) 係的角度看,在做好生產(chan) 性全麵減稅安排的同時,亦應建立相關(guan) 有效平衡機製,保障財政安全,既能滿足政策目標,又能保障減稅的長期性和規範性。從(cong) 有效率的角度看,要堅持財政改革和宏觀調控政策間的統一性、協調性和有序性,避免不必要的政策內(nei) 耗和效力抵消。從(cong) 防風險的角度看,既要推進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的擴大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又要規範政府舉(ju) 債(zhai) 機製,強調政府債(zhai) 券是政府舉(ju) 借債(zhai) 務的唯一形式,強調隱性債(zhai) 務全麵納入監控管理,在風險和收益相平衡的基礎上擴大政府債(zhai) 券發行,推進債(zhai) 券的質押流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財政部:財政政策加力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12月28日結束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表示,2019年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詳細] -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詳解:減稅大禮包的正確打開姿勢是什麽?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將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暫行辦法,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詳細] -
國務院報告:2013年至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59502億元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2013至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累計支出59502億元,年均增幅11.7%,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增幅高出2個百分點。 [詳細] -
【經濟聚焦·年度觀察】減稅降費持續推進 “放水養魚”激發活力
在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扶持“雙創”的舟山“創客邦”眾創空間熱鬧異常,這裏是舟山打造城西“雙創”走廊,全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配套平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