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將社會所能與軍民所需有效對接

薑魯鳴 發布時間:2019-01-07 16:33:00 光明網-《光明日報》

  布局中關(guan) 村示範區,打造軍(jun) 民融合創新體(ti) 係,是贏得新時代國家戰略優(you) 勢的前瞻布局。多年來,中關(guan) 村示範區敢想敢為(wei) 、開拓創新,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路徑。

  塑造和提升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能力,前提是在體(ti) 製機製和政策製度上貫通軍(jun) 地,在國家安全和發展兩(liang) 大創新體(ti) 係之間構建起雙向開放係統。在這方麵,中關(guan) 村示範區肩負著先試驗、出經驗、做示範、樹標杆的重大使命,進行了有益探索。通過構建一區十六園統籌機製,實施三年行動計劃、五年統籌規劃,簽訂一係列軍(jun) 地戰略合作協議,確立軍(jun) 民融合科技創新體(ti) 製改革試點、網信軍(jun) 民融合深度發展試點、軍(jun) 民知識產(chan) 權雙向轉化試點等,初步搭建起軍(jun) 地溝通的橋梁,開拓出一塊主體(ti) 多元、要素齊全的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試驗田。當然,在優(you) 化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的政策製度建設方麵,我們(men) 正在經曆從(cong) 打破軍(jun) 民分割、實現初步協同向高度協同的曆史轉變,需要完成政策製度的體(ti) 係性構建,任務異常艱巨繁重。隻有持續優(you) 化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的政策製度環境,明確主體(ti) 權責、暢通工作鏈路、強化軍(jun) 地對接、豐(feng) 富方法手段,才能有效破除軍(jun) 與(yu) 民兩(liang) 大創新體(ti) 係之間的封閉隔離帶,加快形成軍(jun) 民協同科技創新深度發展格局。

  中關(guan) 村示範區創新主體(ti) 豐(feng) 富多元,科技集聚、人才集聚、金融集聚,搭建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平台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you) 勢十分顯著。近些年來,中關(guan) 村示範區強化主體(ti) 間連接、暢通供需信息渠道、健全公共服務平台、助力企業(ye) “軍(jun) 轉民”和“民參軍(jun) ”,政府部門、中介機構和社會(hui) 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具有典型示範意義(yi) 的軍(jun) 民融合協同創新服務模式。中關(guan) 村示範區經驗表明,在軍(jun) 民融合中進一步加強政府職能轉型、充分發揮服務型政府作用十分重要。總體(ti) 上看,我國市場經濟發育水平低於(yu) 發達國家,軍(jun) 事和科技革命起步較晚,軍(jun) 民融合程度和範圍又明顯落後於(yu) 主要發達國家,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需求因安全環境嚴(yan) 峻、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等原因而格外強烈。在這種背景下構建軍(jun) 民融合創新體(ti) 係,迫切需要“自上而下”的國家戰略工程與(yu) “自下而上”的市場經濟工程的緊密結合。各類服務載體(ti) 平台,應連接軍(jun) 民雙方的企業(ye)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創新支撐保障部門等多個(ge) 主體(ti) ,整合軍(jun) 民雙方的人才、資金、科技基礎、知識產(chan) 權、製度建設、創新氛圍等各類要素,需要用政府作用的“有形手”和市場作用的“無形手”來共同搭建。通過加強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的服務保障與(yu) 支撐,有效連接中央與(yu) 地方、軍(jun) 口與(yu) 民口、政府與(yu) 企業(ye) ,能夠促進軍(jun) 民科技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設施共用、技術互促,加快形成軍(jun) 事科技與(yu) 民用科技共生互動的良性循環。

  充分激發大眾(zhong) 創新活力,吸納全社會(hui) 的科技力量攻堅克難,是提升軍(jun) 民科技協同創新能力的戰略手段。連續舉(ju) 辦兩(liang) 屆的中關(guan) 村科技軍(jun) 民融合挑戰賽就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和嚐試。這種挑戰賽,能夠把社會(hui) 所能與(yu) 軍(jun) 民所需連為(wei) 一體(ti) ,有利於(yu) 充分發掘和激發軍(jun) 工研究院所、軍(jun) 隊科研單位、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民用科研生產(chan) 單位等“五支力量”的創新潛能,推動重大先進技術、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創新發展。借鑒和總結中關(guan) 村示範區經驗,構建軍(jun) 民融合創新體(ti) 係,迫切需要加強國家戰略需求的牽引,更加注重發揮民口科研院所、民營高科技企業(ye) 、初創企業(ye) 、民間高手等力量的作用。要積極適應信息化智能化時代創新活動新趨勢,組織實施基於(yu) 互聯網、麵向全社會(hui) 、麵向全球的科技挑戰賽,在賽馬之中辨識好馬,及時發現和捕捉新技術新能力,解決(jue) 現實中的科技難題。這是我們(men) 充分挖掘蘊藏於(yu) 人民群眾(zhong) 之中的創新智慧和創造潛力,實現用全國最優(you) 質的科技資源大幅提升戰鬥力、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所在。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