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旅遊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順利舉辦2022“第三極”全國大學生夏令營

發布時間:2022-08-03 09: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順利舉(ju) 辦2022“第三極”全國大學生夏令營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順利舉(ju) 辦2022年“第三極”全國大學生夏令營,結營儀(yi) 式上營員們(men) 與(yu) 授課專(zhuan) 家代表等合影。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圖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主辦的2022年“第三極”全國大學生夏令營,7月20日至29日在西藏拉薩、林芝及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藏東(dong) 南站、納木錯站等地順利舉(ju) 行,來自北京大學、蘭(lan) 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北大學、西南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西藏大學、廣州大學等10多所高校近20名大學生參加。

  在為(wei) 期10天的夏令營活動中,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不同專(zhuan) 業(ye) 方向的多位權威專(zhuan) 家學者分別以“湖泊與(yu) 環境變化”“古生態與(yu) 人類適應”“高寒環境質量與(yu) 安全”“生態係統功能與(yu) 全球變化”“生態係統格局與(yu) 過程”“環境變化與(yu) 多圈層過程”“碰撞隆升及影響”“三極觀測與(yu) 大數據”“新生代環境”“地氣作用與(yu) 氣候效應”為(wei) 主題,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方式為(wei) 大學生營員們(men) 作學術報告與(yu) 交流,並針對性開展“招生宣講和政策解答”。

  夏令營期間,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還組織大學生營員們(men) 先後前往該所位於(yu) 林芝的藏東(dong) 南站、納木錯站進行現場野外考察,包括參觀藏東(dong) 南站觀測場、藏東(dong) 南森林係統考察,以及體(ti) 驗藏東(dong) 南站周邊紮西崗村風土人情;參觀納木錯站、納木錯站觀測場。同時,組織參觀拉薩部實驗室、青藏高原冰芯庫,觀看科普影片、科學紀錄片,參加科教專(zhuan) 題報告、科普教育專(zhuan) 題報告和藏域星球天文教育實踐專(zhuan) 題活動,還及時組織營員交流。

  在28日下午舉(ju) 行的結營儀(yi) 式上,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向參加2022年“第三極”全國大學生夏令營的同學頒發證書(shu) ,開展營員交流和聯誼活動。多位營員代表發表感言說,感謝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提供參加“第三極”夏令營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可以真正意義(yi) 走上高原進行觀察和學習(xi) 。這次走上高原,克服適應高海拔帶來的身體(ti) 上的不適,實地感受學習(xi) 、聆聽多場學術報告並參觀野外台站,為(wei) 他們(men) 之後真正接觸青藏高原研究打下基礎,這次夏令營讓他們(men) 在身體(ti) 和心理上都獲得了突破。他們(men) 認為(wei)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個(ge) 年輕有為(wei) 的家園,無數個(ge) 自然密碼將會(hui) 在這裏破譯”。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長陳發虎研究員出席2022年“第三極”全國大學生夏令營結營儀(yi) 式,他與(yu) 營員們(men) 交流時指出,希望同學們(men) 將“主動學習(xi) 、積極學習(xi) ”的理念貫穿於(yu) 人生中的各個(ge) 階段,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xi) 態度,努力補充自己的個(ge) 人短板,發揮自己的長項,努力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和社會(hui) 價(jia) 值;陳院士還結合個(ge) 人科研工作和野外科考經曆,激勵同學們(men) 樹立遠大理想,勇於(yu) 挑戰學術權威,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前進。

  陳發虎指出,青藏高原所於(yu) 2003年成立以來,已打造了較為(wei) 完善的實驗觀測平台,凝聚了紮根高原研究高原的人才隊伍,探索了地球係統科學研究的新模式,推動中國青藏事業(ye) 進入國際第一方陣。他表示,非常歡迎同學們(men) 報考青藏高原所,研究所將為(wei) 大家提供優(you) 良的科研學習(xi) 平台,相信各位同學將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事業(ye) 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中科院青藏高原所2003年成立,實行北京部、拉薩部和昆明部的“一所三部”運行模式,還在加德滿都、伊朗、挪威建有海外科學中心。20年來,該所已取得一係列重要成果和重大突破,推動中國青藏高原研究事業(ye) 進入國際第一方陣。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融合形成環境變化與(yu) 地表過程、大陸碰撞與(yu) 高原隆升、高寒生態與(yu) 人類適應和三極觀測與(yu) 大數據4個(ge) 研究中心,下設10大研究團隊;建有青藏高原地球係統與(yu) 資源環境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已在青藏高原上部署納木錯、珠峰、那曲、藏東(dong) 南、阿裏、慕士塔格、墨脫、昌都、玉樹、阿尼瑪卿等10個(ge) 野外觀測台站(中心);強化青藏高原地球係統多圈層綜合觀測研究,正牽頭推進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國家專(zhuan) 項、中科院“絲(si) 路環境”A類先導專(zhuan) 項和國家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係統基礎科學研究中心項目的高質量實施,並積極推進“三極環境與(yu) 氣候變化”國際大科學計劃和碳中和示範基地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