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農”墨重彩繪“三農”新畫卷

山南市措美縣2024年鄉村振興工作掃描

發布時間: 2025-02-25 09:42:00 來源: 西藏日報


鳥瞰措美縣城。通訊員 王利軍(jun) 攝


措美縣措美鎮當許社區達當組。通訊員 王利軍(jun) 攝


措美縣古堆鄉(xiang) 百頭犛牛繁育基地的犛牛群。通訊員 王利軍(jun) 攝


措美縣哲古鎮紮雜村群眾(zhong) 房屋。通訊員 王利軍(jun) 攝

  時序更替,春華秋實又一載。翻看2024年措美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成績單,碩果累累。

  糧食產(chan) 量達到3504.37噸,同比增長5.68%;

  肉、蛋產(chan) 量預計分別達2410.01噸、6393噸;

  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305元,同比增加1431元,增速達7.2%;

  ……

  2024年,措美縣全麵貫徹落實中央、區、市各項決(jue) 策部署,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全力守底線、促發展,興(xing) 產(chan) 業(ye) 、夯根基,優(you) 環境、提質量,推動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蓄勢賦能。

  穩產(chan) 增產(chan) ,築牢糧食安全底線

  食為(wei) 政首,糧安天下。近年來,措美縣立足實際,紮實開展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有力確保“良田姓糧、農(nong) 田姓農(nong) ”,全縣糧食播種麵積和產(chan) 量穩中有升。

  2024年完成農(nong) 作物播種麵積14741畝(mu) ,糧食產(chan) 量達到3504.37噸,其中青稞產(chan) 量達到3153.66噸,油菜產(chan) 量達200.04噸,蔬菜產(chan) 量達600噸。

  為(wei) 確保穩產(chan) 增收,積極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全力落實惠農(nong) 惠民政策,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4年,新建及改造高標準農(nong) 田2000畝(mu) ,並在措美鎮、乃西鄉(xiang) 建設良種繁育基地,620畝(mu) 種子田順利通過市縣兩(liang) 級驗收,填補了全縣無種子田曆史空白;兌(dui) 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83.1萬(wan) 元,受益群眾(zhong) 1758戶;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1692.42萬(wan) 元,兌(dui) 現農(nong) 機購置補貼74.3263萬(wan) 元。

  內(nei) 外兼修,美麗(li) 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走進乃西村,一條條街道幹淨整潔、一座座農(nong) 家小院舒適雅致、一排排圈舍羊肥牛壯。“不光吃穿不愁,而且家裏幹淨,就連街道也都整潔。政府還給我們(men) 改造了廁所,實現了人畜分離,現在的村子真是說不出的美。”說起如今的村子,在路邊和鄰居聊天的60多歲的旦增老人忍不住誇起來。

  一直以來,措美縣聚焦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目標,深入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攻堅提升行動,持續優(you) 化人居環境、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xiang) 風。通過厚“底子”、美“麵子”、強“裏子”,以繡花功夫繪就“和美鄉(xiang) 村”的幸福底色。

  2024年,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完成戶廁改造143戶;深入推進人畜分離改建行動,完成人畜分離集中式圈舍建設215戶;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理農(nong) 村生活垃圾590餘(yu) 噸;著力推進私搭亂(luan) 建整治工作,整治殘垣斷壁、拆除私搭亂(luan) 建1144處。

  “現在已經養(yang) 成了定期打掃街道清理垃圾的習(xi) 慣,清理的垃圾還可以在社區的積分超市兌(dui) 換一些垃圾袋、肥皂等生活用品,家裏幹淨,村子美麗(li) ,心情也很愉悅。”哲古鎮哲古社區居民歐珠拉姆一邊打掃一邊向記者說。

  因地製宜,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

  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柱,致富有出路。近年來,措美縣充分發揮區位優(you) 勢和資源優(you) 勢,重點發展牛羊、黑青稞等特色產(chan) 業(ye) ,做好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土特產(chan) ”文章。

  古堆鄉(xiang) 的“千隻綿羊繁殖基地”“百頭犛牛繁育基地”以及哲古牧業(ye) 改革試點建設項目,采用群眾(zhong) 入股村集體(ti) 經濟的方式,實施牧業(ye) 托管,使村“兩(liang) 委”與(yu) 農(nong) 牧民緊密聯結,實現集體(ti) 與(yu) 群眾(zhong) 的雙贏。

  日前,哲古鎮哲古社區舉(ju) 行“牧業(ye) 改革”項目分紅儀(yi) 式,為(wei) 社區285戶1082人發放了分紅資金593.13萬(wan) 元。“入股以後,家裏牛羊由村集體(ti) 統一放養(yang) ,銷路也不用愁,我可以外出務工,現在年底還能拿到分紅,錢包是越來越鼓,日子是越過越舒心。”拿到分紅資金的羅布激動地向記者說。

  為(wei) 保障畜牧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措美縣全力以赴做好畜牧改良和動物防疫工作,提升畜牧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2024年春秋兩(liang) 季完成動物疫病防控疫苗注射37.4784萬(wan) 頭(隻)、免疫率達100%;新生仔畜60446頭(隻),成活57273頭(隻),成活率94.8%;完成黃牛改良1315頭。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近年來,措美縣鼓勵扶持基層黨(dang) 組織領辦合作社,讓群眾(zhong) 以土地草地經營權、荒地、農(nong) 機具等入股發展合作經濟,由“單打獨鬥”向“抱團發展”轉變。2024年,皖美農(nong) 牧業(ye) 服務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為(wei) 入股村民戶均增收1000元,皖礱農(nong) 機服務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聯合社集體(ti) 分紅5萬(wan) 元。

  2024年,從(cong) 糧食安全的穩固保障、產(chan) 業(ye) 發展的欣欣向榮到生態宜居的全新麵貌,勾勒出措美活力奔湧的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圖景。2025年,措美縣將在良種、良“策”、良機上持續發力“農(nong) ”墨重彩,奮力繪出“三農(nong) ”新畫卷。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藏戲《頓月頓珠》 亮相瓊結

    近日,少兒舞台劇藏戲《頓月頓珠》巡演活動在瓊結縣影劇院舉行。這也拉開了在瓊結縣舉行的西藏自治區蔵劇團2025年格桑花演出季春節藏曆新年惠民演出暨“三大節日”文藝慰問活動的序幕。 [詳細]
  • 昌都市八宿縣索那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鋪就鄉村振興康莊大道

    昌都市八宿縣益青鄉索那村“兩委”所在地,國道214穿村而過,一頭連接昌都市,一頭連接邦達機場和邦達鎮,同時在這裏又分出前往洛隆縣、邊壩縣的岔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三岔路口”由此得名。  [詳細]
  • 交出沉甸甸的“豐收答卷”

    每到九月,在日喀則市白朗縣嘎東鎮成片的青稞田裏,金黃的麥穗迎風搖曳,收割機來回穿梭。看著豐收的土地,駕駛收割機的堅參臉上就不自覺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