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人文地理84期 > 精彩推薦

普蘭“兌羌”節

周文強 子荷 發布時間:2018-05-04 15:12:00 《西藏人文地理》

  普蘭(lan) 縣吉讓居委會(hui) 地處普蘭(lan) 縣城所在地,轄章傑、貢嘎、馬布、曲龍、加興(xing) 、多薩、蘇孜、塔亞(ya) 和紅旗九個(ge) 組。吉讓居委會(hui) 的村民們(men) 至今保留沿襲著普蘭(lan) 民俗活動過“兌(dui) 羌”。過“兌(dui) 羌”也就是鄉(xiang) 民們(men) 一年一度在約定的地方歡聚喝酒唱歌跳舞的日子,是農(nong) 人在春耕前最重要的娛樂(le) 節日。

  普兌(dui) 羌,按藏文字麵意思理解就是男人喝酒狂歡享受的七天。人們(men) 唱歌跳舞,狂歡娛樂(le) ,在春耕前最後休閑的節日,共同享受美好時光,節後,春耕活動就正式開始了。藏語“普”指男子、男人、男性,“頓”指七天,“羌”指青稞酒,即現在俗稱的男人節。

  據當地村民講:過“兌(dui) 羌”有上千年的曆史,傳(chuan) 說在諾桑王子時代,諾桑王子帶領村裏的男子去北方抵抗入侵者,凱旋歸來。後來鄉(xiang) 民為(wei) 慶祝此戰勝利,給出征得勝歸來的男人專(zhuan) 門舉(ju) 辦的慶功酒會(hui) ,在酒會(hui) 上男女們(men) 按照酒會(hui) 的約定,每天穿戴不同的普蘭(lan) 服飾。男人們(men) 根據年齡大小和輩分依次排坐在場地中央喝酒,跳舞唱歌,享用最好的食物,觀賞村民自己最好的歌舞表演,敬酒禮儀(yi) 。婦女們(men) 身著孔雀盛裝披掛金銀珠寶宛若古代的皇後,或站或座,給男人們(men) 唱歌跳舞,敬獻青稞酒、酥油茶,過“兌(dui) 羌”的民間習(xi) 俗至此傳(chuan) 承至今,並逐漸轉化成春耕前的一項重要祭拜祈福儀(yi) 式,以便祈求神靈的庇護保佑,保證百姓不遭受任何災難,更祈願當年青稞豐(feng) 收,百姓幸福。

  在節日的每一天,達瑪鼓師都會(hui) 敲響驚天動地的皮鼓,呼喚村民集合,所有男人都騎馬到東(dong) 方山坡上拜祭山神,在平壩舉(ju) 辦賽馬、射箭活動,更換經幡,廣場四周鋪卡墊,擺酒桌,中央置放四個(ge) 大小不一的銅酒缸,男人們(men) 端端正正坐在北部橫一排南部豎七排的卡墊上,正式拉開了男人節的序幕。身著孔雀服飾的婦女們(men) 給村中所有老中青男人,下至六、七歲的少年,上至八十歲身著白色藏裝的老者,唱出敬酒歌謠,跳起千年舞蹈,端起銅製酒壺,手拿木製高足酒碗,給男人們(men) 敬獻俗稱“央子”碗的青稞美酒、青稞牛酒漿,男人們(men) 享受世上絕無僅(jin) 有難得偷閑快樂(le) 的節日。

  從(cong) 第一天清晨開始,各村組男人,身著盛裝的“倫(lun) 布”服飾,頭戴“措夏”與(yu) “薄朵”帽子,騎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駿馬,專(zhuan) 程到吉讓村絳紅色石頭處祭祀地方神靈。男人們(men) 給地方神靈焚香祭祀,敬獻經幡,供奉青稞酒,團座在山神前誦經祈福。祈願一方百姓,身體(ti) 健康、風調雨順、五穀豐(feng) 登。但凡家中有傳(chuan) 統服飾人家的婦女們(men) 在村口身穿孔雀服飾(普蘭(lan) 宣服飾),手持普蘭(lan) 特有的酒碗、酒壺、聖潔的哈達,迎接男人們(men) 祭神歸來。

  村裏的家庭主婦們(men) 帶上自家釀製的青稞酒,到聚會(hui) 的地方請本鄉(xiang) 村內(nei) 選派的鑒酒師品酒鑒定,祈願自家釀製的青稞酒能成為(wei) 聚會(hui) 中最好的美酒,贏得村中酒娘的讚譽。

  男人們(men) 身著“倫(lun) 布”服飾端坐在場地中央,用略帶滄桑嘶啞低沉渾厚的嗓音開始哼唱《紮西曲(吉祥歌曲)》的第一節,寓意是把吉祥之門打開,隻有唱了這一節,過“兌(dui) 羌”就正式開場了,之後,根據“兌(dui) 羌”內(nei) 容依次順序演唱不同節點的《紮西曲》。

  近30位婦女身著孔雀盛裝(普蘭(lan) 宣服飾)排成一行站立在場地中央獻唱“央子”酒歌,展示她們(men) 家庭財富的富有和婀娜多姿的身材。婦女手持銅質、木質酒壺,手端央子酒碗,站成排,麵對場地上的男人,唱出古樸的敬酒歌謠,身體(ti) 不時略微彎一彎,兩(liang) 人一組給男人們(men) 輪番敬酒。敬酒時,婦女們(men) 按照敬“央子”酒民俗儀(yi) 式一邊唱歌一邊緩步進至客人麵前,將酒碗酒壺放置桌子上,身體(ti) 慢慢蹲伏,單膝跪地,敬“央子”酒。“央子”酒碗(雅爾鬆巴),使用產(chan) 自尼泊爾的優(you) 質木頭和金銀材質的酒碗,在酒碗邊沿上用酥油粘三點,寓意天地人和,喝酒時用左手無名指點粘青稞酒,隨手拋三下,意味著敬天敬地敬神,一般三小口一大碗,並在碗底養(yang) 點小魚,寓意年年有餘(yu) 。在喝完酒之前,男子根據婦女們(men) 所歌唱的內(nei) 容回唱對答,對答圓滿完成後,婦女們(men) 站立依次敬酒,根據老者、長輩、地位、身份分別給客人敬酒,其樂(le) 融融。

  每天,男人們(men) 都要身著普蘭(lan) 地界最好的每天不同式樣的藏裝、帽子、鞋子,懷揣央子酒碗、酥油茶碗、小的木質鑲銀酒杯,愜意的坐在卡墊上,過去麵前是低矮簡陋的條桌或者一塊較長的木板,現今使用新式藏桌、卡墊沙發床。每天上午出場服務的盛裝婦女都不同,因為(wei) 上午天冷,有些冷風,氣溫偏低,太陽才爬上山頭,身著盛裝的婦女們(men) 第一件事,就是給坐在卡墊床上的男人們(men) 敬獻上熱乎乎香噴噴可口的酥油茶、青稞酒、青稞牛、糌粑、肉食飯菜,男人們(men) 享用並欣賞一年一次八大藏戲中的五出傳(chuan) 統藏戲:《智美袞登》、《卓瓦桑姆》、《朗薩雯波》、《白瑪翁巴》、《諾桑王子》。男人們(men) 閑座時分聊天說地,享受著男人被奉為(wei) 上賓最美好的七天。藏戲隻表演西藏八大藏戲中的五部,其使用的藝術形式又有別於(yu) 衛藏,糅合摻雜了尼泊爾、印度和衛藏戲曲的風格特色,獨具魅力。傳(chuan) 說過去這些藏戲僅(jin) 限於(yu) 男人表演,女性角色均由男人反串,老人們(men) 說:過去的女人礙於(yu) 麵子,羞澀,不敢參與(yu) 藏戲演出,而今婦女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變化,也開始參加藏戲表演。

  每天入夜前後,就開始交替表演嘎爾舞、仲舞、宣舞、果諧(內(nei) 有孔雀舞)。第六天傍晚太陽落山前後,村中有錢人拿出自願捐出的錢幣放到糌粑堆上豎立,屆時指定村落裏的男女,由其出麵,該男女出場時,按照習(xi) 俗,騎著馬步,左右搖擺,隨即騰空旋轉,環繞糌粑堆旋轉,瞅準時機,在旋轉中出手抓取。若沒有指定人選,所有圍繞場地的男女老少均可參與(yu) ,有條件的出場者均要按習(xi) 俗身著盛裝,騎著馬步,環繞場地,整個(ge) 身體(ti) 騰空旋轉,在急速的旋轉中抓取錢幣活動,身著盛裝的婦女男人,優(you) 雅的攤開雙手精彩亮相,瀟灑優(you) 美騰空的身姿環繞糌粑堆旋轉舞動,抓住的錢和著白色的糌粑粉飄灑夜空,博得觀眾(zhong) 熱烈喝彩。偶爾也有喝醉酒的男女,搖搖晃晃跳著騎馬舞步,在場地中央左右搖晃旋轉,但總不能抓取住場地上的錢幣,引發眾(zhong) 人的噓聲。十五的月亮從(cong) 東(dong) 山頂映照大地,至此節目達到最高潮。節目一代代傳(chuan) 承,成為(wei) 經典。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