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人文地理84期 > 視覺西藏

尋夢“女兒國”

周文強 孫芮茸 發布時間:2018-05-04 13:37:00 《西藏人文地理》


依然生活在昔日女國土地上的盛裝少女,或許當年的女王就是如此穿戴打扮(攝影/ 周文強)

  《西遊記》第五十四回描寫(xie) 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時路過一個(ge) “女兒(er) 國”,在這個(ge) 王國裏沒有男人,繁衍後代都是靠喝湖中的水而受孕。《西遊記》書(shu) 中提及一個(ge) “大雪山中”的女兒(er) 國:“世以女為(wei) 王,因以女稱國。夫亦為(wei) 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種而已,東(dong) 接吐魯國,北接於(yu) 闐國,西接三波訶國”,意思是在這個(ge) 國家裏以女性為(wei) 王,女王掌握國家權力,她的丈夫也稱王,但隻是名義(yi) 上的,並不過問政事,這個(ge) 國家的男子隻管種地、打仗,這個(ge) 國家東(dong) 接吐魯國,北麵是於(yu) 闐,西接三波訶國。

  據史學家研究考證,在南北朝至唐,青藏高原上有兩(liang) 個(ge) 以女性為(wei) 中心的女權國家,西部的稱西女國,東(dong) 部的稱東(dong) 女國。東(dong) 女國的中心大概在今天的四川甘孜州的丹巴縣至道孚縣一帶,其中瀘沽湖的紮壩地區是中心,當地的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著母係社會(hui) 的風俗特征。史書(shu) 中的東(dong) 女國是一直繼承著母係氏族社會(hui) 的傳(chuan) 統,女人當家,男人耕種。而據《西遊記》中記載的“女兒(er) 國”的地理位置、風俗民情來看,它的原型就是曾經的西女國。

  《隋書(shu) ?西域記》中有關(guan) “女國”記載:“女國在蔥嶺之南,其國代以女為(wei) 王,出俞石、朱砂、麝香、犛牛、駿馬、蜀馬。尤多鹽,恒將鹽向天竺興(xing) 販,其利數倍。亦數與(yu) 天竺及黨(dang) 項戰爭(zheng) 。開皇六年,遣使朝貢,其後遂絕。”蔥嶺,即今日昆侖(lun) 山。另有“於(yu) 闐國,都蔥嶺之北二百餘(yu) 裏……南去女國三千裏。”從(cong) 這數條信息或許可以找尋女國疆域的大體(ti) 範圍:女國在昆侖(lun) 山南部,以女人為(wei) 王。當地盛產(chan) “俞石”,“俞石”似諧音應為(wei) 玉石,產(chan) 自昆侖(lun) 山中。“朱砂”是一種含有硫化汞的紅色礦物質。“麝香”本出自於(yu)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原麝(俗稱香獐子)的香囊。“犛牛”在青藏高原各地皆有。“駿馬”自古青藏高原各地廣為(wei) 存在。“蜀馬”按字麵意思我們(men) 可以理解為(wei) 蜀地出產(chan) 的馬匹,蜀地即今日四川。“天竺”在女國的南方,“黨(dang) 項”在女國的東(dong) 北部。女國和這兩(liang) 國曾經發生數場戰爭(zheng) ,從(cong) 地理方位看,此女國疆域遼闊,活動範圍南及恒河,北至青海境內(nei) 。史書(shu) 把“鹽巴”和“天竺”聯係在一起,是說羌塘草原有大大小小的鹽湖,供時人采挖土鹽,長途販運至雪山以外的天竺國,說明女國與(yu) 天竺往來不斷,天竺即今印度地帶(包括東(dong) 西南北中五個(ge) 國家)。當時的印度、尼泊爾和緣喜馬拉雅山脈生存的眾(zhong) 多部落、族群、邦國,極其缺乏鹽巴這種人體(ti) 必須的食品,而北部的遊牧民缺乏糧食,相互的需求決(jue) 定了遊牧者、農(nong) 耕者、營商者的交換。直至上個(ge) 世紀下半葉,雪山內(nei) 外的先民都是如此進行原始方式的鹽糧物物交易。馱鹽人把土鹽裝入羊毛編織的袋子裏,每袋十斤,每隻羊馱兩(liang) 袋,趕著一大群牛羊,邊放牧,邊前進,日行十數公裏,馱運鹽巴、酥油、奶渣、羊毛絨,跋涉千餘(yu) 公裏,抵達邊貿交易集散地,用這些物品(包括活畜牛羊馬)與(yu) 域外農(nong) 耕者、商人等價(jia) 交換各自所需的生產(chan) 生活物品。“亦數與(yu) 天竺及黨(dang) 項戰爭(zheng) ”,“天竺”在南方喜馬拉雅山脈以外,“黨(dang) 項”在青海東(dong) 北部,兩(liang) 處地界方向完全不同,進行戰爭(zheng) 的對象必定不同,說明女國的疆域極其廣大。《釋迦方誌》言:“東(dong) 西地長,即東(dong) 女國,非印度攝,又即名大羊同國,東(dong) 接吐蕃,西接三波坷,北接於(yu) 闐。”對地理物產(chan) 的認知和所進行的物產(chan) 交易以及進行的不同地域的戰爭(zheng) 的翔實分解梳理,由此我們(men) 可以認定蘇毗女國涵蓋的疆域極其廣大,幾乎囊括雪域羌塘、阿裏部分區域、四川西部和青海東(dong) 北部。

  今有日本學者森安孝夫所著《中亞(ya) 史中的西藏吐蕃在世界史中所居地位之展望》一文關(guan) 於(yu) 鬆讚幹布時代特別談到“從(cong) 地理條件來看,西藏連結中亞(ya) 的路線一共有兩(liang) 條:一條是從(cong) 西藏中部(吐蕃王國發祥地)至西北的喀喇昆侖(lun) 、帕米爾路線,另一條是西藏東(dong) 北部的青海、柴達木路線。吐蕃如果不首先控製其中的一條路線,就不可能對中亞(ya) 進行政治及軍(jun) 事上的入侵。但是草創時期充滿魄力的鬆讚幹布的勢力,在西北也隻到達羊同(即象雄),尚未到達羊同前麵的女國,……”《西藏研究》中將羊同(象雄,即小羊同)、女國並列,證明女國和象雄不是一國。

  曆史上,蘇毗王國被征服後,王室臣服,東(dong) 、西兩(liang) 個(ge) 偏遠的部落小國、族群就此脫離蘇毗,也不歸屬吐蕃管轄。在首領的領導下,獨立一方,自成邦國,自立為(wei) 王,分屬為(wei) 東(dong) 、西女國。為(wei) 什麽(me) 東(dong) 西女國都會(hui) 出現女王?史書(shu) 明確記載女國的”丈夫“專(zhuan) 事“征伐為(wei) 務”的工作,戰鬥就是他們(men) 最高的天職,參與(yu) 到戰爭(zheng) 中是女國男人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為(wei) 何會(hui) 出現女性管理部落軍(jun) 政事務,一是女性天生節儉(jian) ,勤勞,具有持家的能力,能凝聚部落、族群的民心;二是成年男子都被征派到戰場當兵打仗,保衛家園,擴充領地;三是男子長期外出狩獵,支應各種差役,回到家中耕種田地,種植青稞,部分男子承擔鹽糧馱運交易,故爾家族、部落、族群、邦國內(nei) 外嚴(yan) 重缺乏男性。征伐頻繁足以證明戰爭(zheng) 戕殺了非常多的男人,部落群體(ti) 的女性不得已拋頭露麵擔當起相應的角色,這便是女子為(wei) 王,夫也為(wei) 王的緣故。男子為(wei) 王,並非不管理國政,而是現實生存環境使然迫使他們(men) 主要的任務就是當兵出征,保衛部落、族群、邦國,居家就承擔耕作田地販運鹽糧之責。

  如此看來,此際女國周邊的軍(jun) 事活動異常頻繁,四境的戰爭(zheng) 連綿不斷,女國的男人們(men) 為(wei) 了部落、族群的生存,隻得把王權交付委托給部落中的女人管理。此際的男人們(men) 為(wei) 了保衛家園、王國、女人、孩子,都到抵禦侵略者的第一線去了

  瑪旁布姆卡是西女國女王居住的城堡,普蘭(lan) 縣文化局局長加措根據藏文大字典和《阿裏史地探秘》的“瑪旁布莫卡”,解釋出“布”的漢文詞義(yi) ,就是女人、女性、女子或者女王。“莫”就是香草或者香草遍布此山。據當地百姓介紹,城堡遺址坐落在普蘭(lan) 神湖瑪旁雍措湖的東(dong) 部紮藏布溫泉溝南側(ce) 的野嶺上,海拔5000米上下。在遺址上部高處還有一個(ge) 碩大蘑菇形狀的岩石巋然迎風屹立城堡上方,與(yu) 下方城堡遺址交相輝映。這即是“出俞石、朱砂、麝香、犛牛、駿馬、蜀馬,尤多鹽,恒將鹽向天竺興(xing) 販,其利數倍”西女王國的王城。在城堡上方更高處的山後,遺留有眾(zhong) 多的洞穴,說明女國的百姓就居住在女王的周圍。此外在山坡的下方紮藏布溝處,當地百姓稱這塊地方為(wei) “卡爾青”,意思是大城堡之地。盡管史書(shu) 上的記載十分有限,瑪旁布姆卡的故事仍然世世代代流傳(chuan) 在當地百姓的心中。霍爾村一位年邁的老百姓告訴筆者,溫泉溝和曲古寺廟附近就有許許多多女王的傳(chuan) 說,聽說女王曾經在此沐浴,但不知具體(ti) 在什麽(me) 地方。

  在距城堡不遠的東(dong) 北部有古人采挖黃金的鍋狀坑洞地貌遺址,說明女國早年曾經有過采挖黃金的生產(chan) 活動。這裏所產(chan) 珍貴的“上黃金”,要麽(me) 銷往女國境內(nei) 外,要麽(me) 敬貢給象雄王、蘇毗王或者吐蕃讚普。此地有可能就是早期藏地出產(chan) “上黃金”的地方,女國因擁有“上黃金”而被四方垂青關(guan) 注,爭(zheng) 奪女國的“上黃金”,或許就是周邊大國征伐女國的第一要務,這或許就是女國的男子為(wei) 何以“征伐為(wei) 務”的最主要原因。

  西女國南麵遠方的山峰就是佛經中記載的醉香山,山後麵就是橫亙(gen) 的納木那尼雪峰。居住在附近的百姓講說:醉香山的四周生長著數不勝數的各種香草植被,納木那尼雪峰周邊也生長奇異的香草植物。史書(shu) 記載:在聖山的對麵就是醉香山。我們(men) 站在聖山下方的塔爾青或者站在聖山前麵更高的山崗,對麵就是突兀雄壯的納木那尼雪峰。西女國城堡附近的紮藏布溫泉,泉眼密布,達數百處,蒸騰的水汽,飄散四域,散布著近十處水井狀的石砌浴池。遙想當年,女王或許曾經在這裏沐浴肌膚。

  閉上眼睛,仿佛能夠看到女王靜靜的矗立於(yu) 高大威嚴(yan) 的瑪旁布姆卡城堡之巔,或目光低垂柔和地看向自己善良勤勞的子民,或抬頭眺望遠處的神湖瑪旁雍措和聖山岡(gang) 仁波齊。待紫色的野蔥小花遍布山野,女王卸下華麗(li) 的衣冠,喬(qiao) 裝打扮之後便走出城堡,如一個(ge) 普通的藏家女兒(er) 一樣輕鬆自在地漫步於(yu) 山嶺草野,溝穀河畔。然而待她回到那王城之上,便又恢複那高高在上的女王的身份。

  女國留下的傳(chuan) 說、故事並不多,女王、女國王城瑪旁布姆卡遺址、醉香山、草場、紮藏布河、紮藏布旁邊大大小小的溫泉湯池乃至聖山、神湖,不僅(jin) 成為(wei) 一道經典美麗(li) 永恒的風景線,更是女國最後的絕唱。女國就此在我們(men) 的眼眸中煙飛雲(yun) 散,堙沒消失在曆史的長河塵埃裏。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