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時代楷模 > 人物故事

王傳喜:一個人改變了一個村

蕭海川 發布時間:2018-06-28 16:09:00來源: 新華網

坐落在山東(dong) 蘭(lan) 陵縣城西南的代村,曾是個(ge) 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城郊村。可如今,代村人已數不清有過多少考察團到這裏參觀學習(xi) 。來到代村,人們(men) 總會(hui) 問:為(wei) 什麽(me) 一個(ge) 欠債(zhai) 380餘(yu) 萬(wan) 元的窮村、亂(luan) 村,崛起為(wei) 產(chan) 業(ye) 總值超20億(yi) 元、村集體(ti) 收入1.1億(yi) 元的先進村。

代村人的回答很簡單:“就是感謝我們(men) 有個(ge) 好書(shu) 記——王傳(chuan) 喜。”

代村之亂(luan) :欠著外債(zhai) 數百萬(wan) ,還要分家想單幹

現在的代村,已是蘭(lan) 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所轄麵積3.6平方公裏,村民1200多戶3600多人,社區居住人口超過1.1萬(wan) 人。走進代村,隻見一排排單元樓前水泥硬化路鋪到樓門口,晚上盞盞路燈點亮人們(men) 回家的路。可在19年前,代村卻幾乎散了架。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代村人心散、治安亂(luan) 、環境差,土地亂(luan) 圈亂(luan) 占、違建成風,村委會(hui) 癱瘓。村民更是分成幾幫幾派,河西、前圩子、後圩子三個(ge) 自然村鬧著“分家”,都想著多分些集體(ti) 財產(chan) ,對村集體(ti) 債(zhai) 務卻是避之不及。

1999年,村黨(dang) 支部換屆選舉(ju) 中,代村全體(ti) 黨(dang) 員一致推選30歲出頭的王傳(chuan) 喜擔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當時的他,已是蘭(lan) 陵縣一家建築企業(ye) 的項目經理。下海經商見過世麵、業(ye) 有所成獨當一麵、年富力強敢於(yu) 擔當,許多年後,代村的老黨(dang) 員這樣解釋推選王傳(chuan) 喜的原因。

村會(hui) 計郭誌國記得,王傳(chuan) 喜上任後就組織清理村集體(ti) 賬目。“之前聽說村裏欠了不少外債(zhai) ,可沒想到外債(zhai) 總額達到386萬(wan) 元。”郭誌國說,這如同天文數字的債(zhai) 務,像一座大山。上任兩(liang) 天後,王傳(chuan) 喜就收到了法院的傳(chuan) 票。之後的一兩(liang) 年裏,王傳(chuan) 喜作為(wei) 被告,先後出庭100餘(yu) 次。

怎麽(me) 辦?王傳(chuan) 喜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父老鄉(xiang) 親(qin) 沒有看錯人。

代村之治:人均耕地患不均,調整土地聚民心

王傳(chuan) 喜帶著年輕的村委委員們(men) ,靠一件件實事推動代村改變。“魯南戰役時,代村曾是臨(lin) 時指揮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代村還當過紅旗村。隻要找對路,不怕困難多。”王傳(chuan) 喜說。

債(zhai) 務壓頭、官司纏身,王傳(chuan) 喜就跟債(zhai) 主說好話、做工作,欠款一次還不清,就東(dong) 挪一些、西湊一點分期還。同時,王傳(chuan) 喜立下了規矩,拖欠了村集體(ti) 的錢要交,強占了村集體(ti) 的財產(chan) 要退。

“新書(shu) 記上任三把火,王書(shu) 記先催著跟自己親(qin) 近的人補交款項。有人就講,還沒跟王書(shu) 記沾到便宜,反而被先開刀。”郭誌國說。為(wei) 了能有周轉資金,王傳(chuan) 喜還以個(ge) 人名義(yi) 向當地信用社貸款幾十萬(wan) 元,一年光利息就要好幾萬(wan) 元。

對代村老百姓來說,耕地分配不均比債(zhai) 務更堵心。由於(yu) 曆史遺留問題,“地多人少”與(yu) “人多地少”在代村同時存在。代村共有11個(ge) 生產(chan) 隊,有的生產(chan) 小組人均耕地近三畝(mu) ,有的生產(chan) 小組人均耕地才三分。

土地,在農(nong) 民眼裏是最金貴的。將土地調劑餘(yu) 缺,無異於(yu) 動了少部分人的“命根子”。村幹部們(men) 在田裏打下的界樁,沒兩(liang) 天就不翼而飛。王傳(chuan) 喜就帶著人再打一遍。有的地塊,前後打了三次界樁,村幹部在地頭搭了窩棚守著才最終保留下來。

調地方案公布後,卻沒人敢帶頭執行,少數人還極力阻撓。有的人滿腹牢騷找上門來,有的人往院裏扔刀子、丟(diu) 石頭以示威脅。王傳(chuan) 喜正在上學的孩子被人恐嚇。頂著壓力,王傳(chuan) 喜咬著牙帶著一班人完成了土地調整,更讓老百姓看到了“敢幹事、幹成事”的決(jue) 心。

代村之興(xing) :生活富裕心情美,鄉(xiang) 村振興(xing) 更可期

盛夏夜的代村,燈火通明。“沂蒙老街”商業(ye) 街人頭攢動,天南地北的美食小吃聚集在此,吸引著來自十裏八鄉(xiang) 的人們(men) 一飽口福。

王傳(chuan) 喜上任後不久,一手解近憂,一手謀遠略。他製定了代村第一張發展規劃圖,仔細謀劃代村的未來。當周圍村莊出讓村集體(ti) 土地、建小工業(ye) 項目時,任旁人怎樣勸,他就是不為(wei) 所動。

“賣地能掙錢,可錢花完了呢?上工業(ye) 項目能掙錢,可環境呢?”王傳(chuan) 喜1999年製定的規劃圖,在辦公室一掛就是13年。代村的土地一分不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2005年,王傳(chuan) 喜搶抓機遇將全村2600畝(mu) 土地流轉歸村集體(ti) 經營。2007年,又流轉周邊5個(ge) 村的7000多畝(mu) 土地,高標準建起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

2010年,王傳(chuan) 喜帶領規劃投資建設了代村商城。憑借現代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的新名片,代村商城帶動就業(ye) 超過6000人,集體(ti) 經濟收入4000多萬(wan) 元。

王傳(chuan) 喜用10年時間完成了舊村改造,建起了65棟居民樓、170戶小康樓。社區醫院、小學、幼兒(er) 園、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5萬(wan) 元,全村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實現了人人有工資性收入,家家每年都有村集體(ti) “分紅”。

從(cong) 落後到先進、從(cong) 貧困到富裕,代村用19年的時間實現了全麵發展。這裏的幹部群眾(zhong) 說,大家希望跟著王傳(chuan) 喜再大幹二十年,讓代村再上一個(ge) 新台階。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