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更多]

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一個(ge) 明媚的午後,我們(men) 在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資源與(yu) 環境學院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他是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目前在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探索綠色發展的學術帶頭人。於(yu) 是,師生們(men) 舉(ju) 辦了一係列激發農(nong) 民興(xing) 趣的活動:辦科技長廊、發科技日曆;辦農(nong) 民田間學校,鼓勵農(nong) 民各抒己見、探討問題。 [詳細]

06月05日

中國農業大學紮根曲周的故事——“先要把自己變成農民”

10年了,科技小院迎來又送走了一批批和曹國鑫一樣的農(nong) 大學子,小麥地、玉米地、葡萄園、蘋果園、養(yang) 殖場……曲周的村村落落,都留下了他們(men) 的身影。 [詳細]

06月03日

研究生“包地”種葡萄——中國農業大學紮根河北曲周係列故事之三

王曉奕以前從(cong) 來沒種過葡萄,甚至連葡萄樹長什麽(me) 樣子都不知道,現在要給群眾(zhong) 講種植技術,她心裏也沒底。 [詳細]

06月03日

中國農業大學紮根曲周的故事

年過八旬的曲周縣王莊村老支書(shu) 王懷義(yi) ,是個(ge) 閑不住的人。回到村裏,王懷義(yi) 在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曲周實驗站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成立了500畝(mu) 規模的合作社,統一管理,機械化耕種。當年3月,22歲的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學生黃誌堅來到王懷義(yi) 家,成了王莊科技小院的第一任“院長”,指導王莊農(nong) 民科學種植。 [詳細]

06月02日

【愛國情 奮鬥者】河北曲周:打造綠色發展“樣板間”

46年前,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師生們(men) 紮根河北曲周,讓昔日鹽堿地變成高產(chan) 米糧川。 [詳細]

06月01日

西瓜地裏體驗人生的精彩

2011年,在後老營科技小院成立一周年之際,全體(ti) 村民自願集資邀請豫劇團到村裏演出,感謝師生駐村支農(nong) 。回首科技小院的日子,黃成東(dong) 說,成為(wei) 農(nong) 民的自家人,將青春美好的時光奉獻給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這是他人生“最精彩的經曆”。 [詳細]

05月31日

中農大紮根曲周46年 鹽堿地變良田

河北曲周縣位於(yu) 黃淮海平原,自古這裏就是一片鹽堿地,是出了名的“老堿窩”。 [詳細]

05月30日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中國農大師生紮根田野書寫奉獻之歌

位於(yu) 黃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縣,有2000多年的土地鹽堿史,是有名的“老堿窩”。46年前,多位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教師來到曲周,立誓“治不好鹽堿地不回家”。 [詳細]

04月22日

圖片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