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青春不負己——“疫”線上“三十而立”的“最美模樣”
拚版照片:左圖為(wei) 2月5日在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拍攝的甘泉勝(受訪者供圖);右圖為(wei) 4月26日拍攝的回到北京後的甘泉勝(新華社發 陳鍾昊攝)。“90後”青年甘泉勝是中建二局安裝公司的員工。2月3日,他前往武漢,和同事們(men) 一起支援雷神山醫院3個(ge) 病區的機電安裝工程。新華社發
2月10日,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來自福建醫療隊1990年出生的薛文新(左)為(wei) 患者檢測血氧含量。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青春,總會(hui)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li) 之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90後”在各行各業(ye) 抗擊疫情的陣地上熠熠生輝,用衝(chong) 鋒、堅守、奮鬥、奉獻的姿態,留下了最美的青春模樣。
記者近日采訪了這些年輕人,感受他們(men) “三十而立”的青春擔當與(yu) 力量。
“把奮鬥作為(wei) 青春最美的模樣”
“五四”青年節前,龐麗(li) 娟和丈夫帶著孩子,特意利用小長假拍了一張全家福。
“奮鬥的青春,最值得銘記。”龐麗(li) 娟說,今年,給“三十而立”的她留下了別樣的記憶。
龐麗(li) 娟是天津市寧河區醫院的一名護士,前不久從(cong) 湖北戰“疫”一線返回。
作為(wei) 天津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的一員,她在武鋼二院奮戰多日,危險和辛苦始終相伴。
“在武漢我也收獲了很多的感動。”龐麗(li) 娟回憶起這場生命至上的千裏馳援,眼神裏透著溫暖。
在龐麗(li) 娟看來,戰勝“疫魔”離不開醫護人員與(yu) 病人的心手相牽。有一天,她與(yu) 同事在整理病人病曆時偶然發現一名患者生日即將到來。於(yu) 是,一場走心的“密謀”開始了。大家利用空餘(yu) 時間繪製賀卡、準備蛋糕、布置餐車。
當生日蛋糕推到麵前時,“壽星”滿是驚喜和感動,拿出手機一邊錄一邊說:“我要記住你們(men) 每個(ge) 人的名字,每個(ge) 人的模樣,即使看不清臉,也要記住你們(men) 的眼睛。”
那一刻,龐麗(li) 娟也為(wei) “三十而立”的自己許了個(ge) 願:把奮鬥作為(wei) 青春最美的模樣。
“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飛翔”
“五一”小長假,剛剛結束醫學隔離觀察的竺小龍,難得抽出時間陪伴妻子。今年初,他和妻子迎來了要新添一位家庭成員的喜訊。
今年30歲的竺小龍來自新疆烏(wu) 魯木齊,是天津航空的一名飛行員。
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的當天,竺小龍在手機工作係統裏刷出了自己正式飛行以來最特殊的一次飛行安排:他和機組成員將駕駛天津航空首架國際“客改貨”包機,運輸20餘(yu) 噸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飛往墨爾本。
經過十幾個(ge) 小時的長途飛行,竺小龍和機組成員安全飛抵目的地墨爾本國際機場。
“飛機滑向停機坪的路上,透過舷窗玻璃我們(men) 看到,地麵上的當地工作人員向我們(men) 豎起大拇指。” 竺小龍說,作為(wei) 祖國的飛行員,把國內(nei) 的防疫物資平安運輸到國外、為(wei) 他人帶來希望的那一刻,自己心裏感到非常驕傲。
“作為(wei) 新時代的青年,就是要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飛翔。”竺小龍說。
“在攻堅克難中譜寫(xie) 青春華章”
金強星是天津海關(guan) 的工作人員。3月22日,剛過完30歲生日不久的他,來到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支援這裏的國際航班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wei) 目的地為(wei) 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指定第一入境點之一,天津機場肩負重任。近一個(ge) 月來,上萬(wan) 名境外進京者從(cong) 這裏入境。數百名“衛士”在這裏築起一道“外防輸入”的嚴(yan) 密防線。
3月28日,金強星值夜班。當天機場的最後一個(ge) 國際航班抵達後,一位小姑娘因屬密切接觸者,在接受流行病學調查時對自己的狀況有些擔憂。金強星耐心地安慰她:“你放心,隻要回到了祖國,就一定是安全的。”
不同於(yu) 其他旅客的步履匆匆,這位女孩在接受完流調後並未馬上離開,而是在不遠處找了個(ge) 地方坐下來,等到所有旅客都通過後,又走向金強星,說要寫(xie) 幾句感謝的話。於(yu) 是,金強星的防護服上便留下了兩(liang) 行字:“感謝中國海關(guan) ”“感謝祖國”。
“當時,我渾身的疲憊一下子就消散了,覺得榮譽感爆棚了!”金強星回憶說。
那一天,金強星也在筆記本上留下這樣一句話:“關(guan) 鍵時刻頂得上,在攻堅克難中譜寫(xie) 青春華章。”
“不負肩上的責任和使命”
“您好,麻煩靠邊停車,出示您的通行證,配合我們(men) 進行體(ti) 溫檢測。”樊丹丹一口稍顯“另類”的普通話,引起了駕駛員的好奇:“你是哪兒(er) 的嘛?”
“我就是建始的耶!我是從(cong) 天津來的老鄉(xiang) 警察!”樊丹丹回答。
“要得!老鄉(xiang) 警察辛苦噠!”
今年春節,兩(liang) 年沒回家的天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總隊民警樊丹丹,回到家鄉(xiang)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
眼見家鄉(xiang) 的公安民警晝夜奮戰在防控點位上,樊丹丹心急如焚。
“我要到一線去!”樊丹丹立即向單位和當地縣公安局提交了就地“參戰”申請,不久便得到批準。從(cong) 此,當地公安民警執勤隊伍裏多了一位“天津同事”。
沒過幾天,縣裏的新冠肺炎病例超過40例了,天津的同事挺擔心,不時發來微信表示關(guan) 心,樊丹丹總是說:“我在恩施挺好的。”
5月3日,樊丹丹30歲的生日。說起在恩施戰鬥的日子,樊丹丹坦承,她所在的執勤點靠近醫院,有時碰到車上的人咳得很厲害,心裏也會(hui) 怦怦跳。
“但我是警察,要對得起身上的警服,不負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樊丹丹說。
這張拚版照片顯示的是:2月25日,江蘇省南通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檢測人員郭陳(左)在清潔區幫助丈夫季霄雷穿防護服、戴正壓麵罩(上);4月26日,季霄雷(左)幫助郭陳穿防護服(下)。“五一”前夕,江蘇省南通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檢測組的90後黨(dang) 員季霄雷和妻子郭陳以及其他同事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新華社發(許叢(cong) 軍(jun) 攝)
劉光耀(右一)和喬(qiao) 冰(右二)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急重症醫學中心病房內(nei) 詢問病人情況(4月26日攝)。劉光耀和喬(qiao) 冰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急重症醫學中心的護士,也是一對“90後”情侶(lv)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們(men) 一起報名申請到武漢一線支援。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放飛青春夢想,習近平這些話非常燃!
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青春的顏色是什麽?
4月24日,在上海市嘉定區一集中隔離點,歸國留學生、防疫誌願者與醫務人員溝通隔離人員的相關情況。[詳細] -
微視頻丨青春之路
哭過 笑過 愛過 痛過 奮鬥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