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劄達縣,沿著象泉河兩(liang) 岸,一片接一片的沙棘林鬱鬱蔥蔥,橙紅色的沙棘果掛滿枝頭。沙棘是一種小喬(qiao) 灌木,被譽為(wei) “天賜神物,高原聖果”。
藏式風格二層小樓,36張床位,院子裏滿是不知名的小花,院子外幾株白楊迎風挺立。
“拿到工資非常開心,準備將到手的工資給小孩買(mai) 一些新衣服。”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崗莎村村民次仁旺堆一邊數錢一邊開心地說。
55歲的索南益西有著豐(feng) 富的“搬家”經驗。他從(cong) 小生活的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噶爾縣門士鄉(xiang) 門士村是典型的牧業(ye) 村。
7月2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的第四個(ge) 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高海拔電網工程——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全線貫通。
碧波蕩漾的獅泉河奔流向前,林蔭小道上散步的行人悠然自得;康樂(le) 新居的扶貧搬遷點上,一座座藏式獨棟小樓,掩映於(yu) 成排的毛頭柳、青海楊、班公柳之中……
“10月1日到今天,每天遊客都超過了500人次,3日當天達800餘(yu) 人次,單日景點旅遊收入近7萬(wan) 元。”
建檔立卡貧困戶511戶1694人全部吃上“產(chan) 業(ye) 飯”,貧困發生率降至0,產(chan) 業(ye) 在脫貧攻堅中貢獻率超過35%並在不斷提升,這是普蘭(lan) 縣產(chan) 業(ye) 扶貧交出的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