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來,國家投入超過2億(yi) 元,自治區投入近9600萬(wan) 元,用於(yu) 西藏的國家和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搶救性記錄、非遺傳(chuan) 承人群培訓及扶持傳(chuan) 承人開展傳(chuan) 習(xi) 活動等。
盛夏時節,行走在鬱鬱蔥蔥的羌塘草原,一棟棟具有地域特色的安置住房錯落有致,一條條硬化平坦的道路縱橫相連,一家家繁忙的扶貧車間有序運營……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大力發展茶產(chan) 業(ye) 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62歲的拉薩市曲水縣村民尼瑪次仁至今仍記得母親(qin) 講過的一個(ge) 故事:在舊社會(hui) 裏,尼瑪次仁的叔叔在農(nong) 奴主的長期壓迫下,積勞成疾,由於(yu) 沒錢買(mai) 藥隻好用野菜治病,最終中毒死去。
盛夏時分,俯瞰高原大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戰場正迸發勃勃生機。
1959年,聲勢浩大的民主改革運動在萬(wan) 裏高原蓬勃開展。
近年來,西藏日喀則市大力在優(you) 化青稞產(chan) 業(ye) 布局、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升青稞附加值上下功夫,發揮青稞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走進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一排排藏式民居整齊排列,道路寬闊,鄉(xiang) 村環境幹淨整潔。
如今走進西藏農(nong) 牧區,所有行政村都有移動信號,光纖寬帶通達率為(wei) 99%,現代通信網絡體(ti) 係讓西藏駛入“信息快速路”。
5月28日上午,西藏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正式掛牌成立。自治區副主席張永澤為(wei) 西藏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揭牌。
從(cong) 去年到現在,索珠鄉(xiang) 一共開展了5次藏藥材種植和藏香豬養(yang) 殖培訓,參與(yu) 人數達到了500人次,切實提升了產(chan) 業(ye) 人才專(zhuan) 業(ye) 技能、管理才能,強化了產(chan) 業(ye) 發展人才保障。
一大早,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達薩鄉(xiang) 村民紮西次仁開著小貨車來到嘎爾德生態畜牧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準備將家裏的犛牛奶賣掉。
第二期“寧墨情·共發展”墨竹工卡縣黨(dang) 政幹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題培訓班27日正式啟動。墨竹工卡縣48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幹部將於(yu) 28日前往南京市學習(xi) ,助推下一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
立夏剛過,雪域高原已是“滿眼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