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專題2021 > 2021全國兩會 > 融媒看兩會

中新時評:中國外交向世界遞出一副“平光鏡”

發布時間:2021-03-09 10: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站在曆史交匯點上的中國,從(cong) 未被世界如此關(guan) 注。但關(guan) 注之中,不可避免會(hui) 有偏見、抹黑,甚至有誤讀。用“放大鏡”看中國,各種威脅論應運而生,用“有色鏡”看中國,更看不到真實。

  對此,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7日用一場曆時100分鍾的記者會(hui) ,在27個(ge) 問答中向世界遞出一副“平光鏡”。無需美顏相機,更非灰黑濾鏡,“平光鏡”下就可以看到真實可感的中國。

  特殊的時間節點世界需要這樣的“平光鏡”。當今中國,正迎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建黨(dang) 百年和“十四五”開局的曆史性時刻,中國與(yu) 世界的互動迎來新契機。與(yu) 此同時,百年變局下,國際格局加速演變,仍有人秉持冷戰思維以意識形態劃界,中國外交更需在此刻向世界遞上一副“平光鏡”。

  在“平光鏡”之下,人們(men) 會(hui) 清楚地看到,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特征,製度差異遠非對立對抗的理由,交流互鑒更能增進相互了解與(yu) 進步,一個(ge) 真實可感中國的形象在此刻更加立體(ti) 。

圖為(wei) 記者在梅地亞(ya) 中心多功能廳采訪。<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chinanews.com/'><p  align=
圖為(wei) 記者在梅地亞(ya) 中心多功能廳采訪。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在“平光鏡”之下,中國的主張更能被外界準確地理解。手持“放大鏡”、佩戴“有色鏡”,中國主張總難免遭遇無意誤讀或者有意歪曲: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有謀求霸權之嫌、開展區域合作有謀取地緣政治利益之圖、推動抗疫國際合作更被冠以“疫苗外交”之名。

  其背後的深層動因,是看待中國的思維路徑在各種濾鏡中被固化。“平光鏡”透出事情本來的模樣,中國的主張清晰且明確,秉持多邊主義(yi) 參與(yu) 全球治理的立場從(cong) 未改變,“親(qin) 誠惠容”將睦鄰之交的理念充分概括,“沒有一個(ge) 人是一座孤島”更是中國進行抗疫合作始終不變的初心。

  中國外長在記者會(hui) 上遞出的“平光鏡”也讓世界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核心利益的底線,利用台灣、香港、新疆等議題幹涉中國內(nei) 政顯然觸及到中方核心利益。正如其所言,中方願在尊重國家主權前提下,與(yu) 各方增信釋疑,講明事實真相。但絕不接受毫無根據的指責抹黑,絕不允許核心利益受到侵犯。

  在“平光鏡”之下,中國的底線與(yu) 紅線更能被外界清楚地感知,這有助於(yu) 消弭誤讀,擠壓刻意誤讀的空間,外界看待中國對外交往的底線也更有分寸感。

  中國正在繼續以開放的姿態麵對世界、擁抱世界。唯有一個(ge) 深度與(yu) 世界融合、開放而自信的中國,才有底氣“無需美顏相機”和“拒絕灰黑濾鏡”,才可讓世界看到真實可感的自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