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靠創新推動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科技創新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代表委員表示,實體(ti) 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在複雜的國際國內(nei) 形勢下,實體(ti) 經濟水平越高,經濟實力就越強,抵禦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強。
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製
“要以製定‘十四五’規劃為(wei) 契機,進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製,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特點的科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北師範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劉益春說。
據介紹,通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產(chan) 生的專(zhuan) 利往往是最值錢的核心專(zhuan) 利和基礎專(zhuan) 利。但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不知道這些專(zhuan) 利的商業(ye) 價(jia) 值在哪裏。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建議,要進一步夯實知識產(chan) 權保護根基,加快建立新業(ye) 態高質量知識產(chan) 權評估指標體(ti) 係,引導新業(ye) 態企業(ye) 提升知識產(chan) 權質量。
“要鼓勵企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機構深入開展合作,做好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的知識產(chan) 權布局。同時,還要加快完善知識產(chan) 權保護政策法規體(ti) 係,提升重大知識產(chan) 權風險協同應對能力。”陳曉紅委員說。
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當前,5G、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製造業(ye) 將進一步加快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
以工程機械為(wei) 例,隨著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及產(chan) 業(ye) 鏈深度調整,我國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董事長劉飛香表示,工程機械從(cong) 生產(chan) 製造到售後服務需要跨行業(ye) 、跨地域,在生產(chan) 效率、運營成本、實施進度、售後服務等多方麵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可以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可信、高效等技術特點,構建工程機械行業(ye) 產(chan) 業(ye) 區塊鏈,推動相關(guan) 企業(ye) 上鏈,建立高效協同生態。”
“中國是建築業(ye) 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市場。但目前我國建築業(ye) 大而不優(you) ,落後的施工手段和方式製約了行業(ye) 效率的提升。”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表示,建築行業(ye) 是數字化、自動化程度較低的傳(chuan) 統行業(ye) 之一,在產(chan) 業(ye) 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智能建造與(yu) 建築工業(ye) 化協同發展已成為(wei) 建築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因此,要大力支持建築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研發應用,鼓勵行業(ye) 重點企業(ye) 加大相關(guan) 核心零部件和關(guan) 鍵技術的重點攻關(guan) 。
更好服務實體(ti) 經濟
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需各類配套製度及金融服務的支持。“去年,受益於(yu) 稅收優(you) 惠政策,我們(men) 的科研經費投入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營收和利潤取得喜人成績。”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趙萍表示,未來,將努力突破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瓶頸,實現主要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形成可持續的原始創新能力,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在許多代表委員看來,科技是現代經濟的心髒,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讓資金暢達科技領域、支持科技創新是銀行業(ye) 保險業(ye) 的重要使命。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保監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韓沂表示,目前銀行業(ye) 保險業(ye) 支持科技創新尚存許多痛點難點,這其中既有機構內(nei) 部原因,也有外部環境不完善等因素。
韓沂委員建議,各級國資管理部門要對科技金融業(ye) 務進行績效考核,同時推動銀行優(you) 化內(nei) 部績效考核設置。不僅(jin) 如此,相關(guan) 部門還應對科技企業(ye) 進一步提供信貸支持。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銀行業(ye) 應進一步瞄準新發展格局中的‘消費升級、中國製造、新基建、區域戰略、高科技、城鎮化’等關(guan) 鍵領域,著力增強本領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ti) 經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劉峰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錢箐旎 姚 進 梁 睿 劉 瑾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企改革目標是“強身健體”
全國政協常委、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列了一組數據——目前國有企業淨資產約70萬億元左右,總體年回報率不足5%,有的企業回報率甚至趕不上銀行信貸年利率。[詳細] -
進博會彰顯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
中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詳細] -
法製網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相信,在“十四五”時期,人民法院將繼續奮力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係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