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職業教育成為助推共同富裕的動力引擎

發布時間:2022-01-05 15:1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李名梁(伊犁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霍爾果斯商學院副院長)

  共同富裕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實現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的奮鬥目標。共同富裕,是一個(ge) 全民都有義(yi) 務參與(yu) 的偉(wei) 大事業(ye) ,必須要匯聚全社會(hui) 力量。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結合緊密的類型教育,應主動融入新時期經濟社會(hui) 建設的主戰場,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撐。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職業(ye) 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引擎作用。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人才支撐,提升人力資本,提高生產(chan) 效率,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職業(ye) 教育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社會(hui) 功能、優(you) 化就業(ye) 格局的就業(ye) 功能以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育人功能,統籌社會(hui) 功能、就業(ye) 功能以及育人功能,以人才培養(yang) 為(wei) 根基,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穩定就業(ye) 為(wei) 保障的三位一體(ti) 格局助推共同富裕的實現。

  職業(ye) 教育通過培養(yang) 大量合格和卓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助推共同富裕。技能型人才作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力軍(jun) ,是國家經濟建設、人才強國建設、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職業(ye)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職業(ye)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主要體(ti) 現在技能型人才的數量與(yu) 質量。數量體(ti) 現在職業(ye) 院校的數量以及職業(ye) 教育的辦學規模;質量則體(ti) 現在職業(ye) 院校的設備供給、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學生的技術精細水平以及學生的職業(ye) 素養(yang) 。推進校企合作、深化產(chan) 教融合,可為(wei) 職業(ye) 院校培養(yang) 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動力。數量與(yu) 質量共同建設,將職業(ye) 院校學生培養(yang) 成合格和卓越的技能型人才,進而成為(wei) 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有助於(yu) 國家技術瓶頸的突破,卡脖子等重大核心技術問題的解決(jue) 。

  職業(ye) 教育通過服務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助推共同富裕。時代發展大變局的背景下,我國產(chan) 業(ye) 的轉型與(yu) 升級迫在眉睫。產(chan) 業(ye) 結構的轉型升級,有助於(yu) 推進新動能加快壯大,企業(ye) 效益明顯改善,實體(ti) 經濟穩固向前發展。職業(ye) 教育通過提供大量技術人才,優(you) 化經濟結構,為(wei) 產(chan) 業(ye) 升級儲(chu) 備人力資源和智力成本,將潛在的、孤立的技術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將技術與(yu) 生產(chan) 實踐相結合,協調產(chan) 業(ye) 結構,提高生產(chan) 效率,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優(you) 化效應。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一項重大任務,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職業(ye) 教育通過培訓開發大量現代化的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提升鄉(xiang) 村治理能力,幫助鄉(xiang) 村進行合理規劃,優(you) 化鄉(xiang) 村的產(chan) 業(ye) 結構,挖掘鄉(xiang) 土資源,促進資源產(chan) 業(ye) 化、品牌化,助力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提升農(nong) 村人民的幸福感,從(cong) 而實現鄉(xiang) 村的可持續發展。

  職業(ye) 教育通過穩就業(ye) 、促創業(ye) 助推共同富裕。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問題,是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形”向“橄欖形”轉變的關(guan) 鍵,以創業(ye) 促就業(ye) ,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從(cong) 而確保社會(hui) 安定和諧,是共同富裕實現的決(jue) 定性因素。一方麵,職業(ye) 教育和培訓的課程建設以校企模塊化為(wei) 方向,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為(wei) 宗旨,通過調整培訓課程比例並在職業(ye) 院校開設係列與(yu)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有利於(yu) 保障穩定就業(ye) ,實現高質量就業(ye) ;另一方麵,職業(ye) 教育以實踐技能的操作為(wei) 本體(ti) ,著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同時緊密結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麵向技能型社會(hui) 的形成與(yu) 打造,開設諸多創業(ye) 教育課程,培養(yang) 在校生和社會(hui) 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業(ye) 精神,不斷提升他們(men) 的創業(ye) 素質和創業(ye) 技能。職業(ye) 教育以培養(yang) 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wei) 目標,提質培優(you) 、增值賦能,促進國民技能成才、技能致富,讓每個(ge) 人都有出彩機會(hui) 。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5日 1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