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政府漸失民心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駐赫爾辛基記者 張智勇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1月4日承認,立政府決(jue) 定讓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yi) 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一個(ge) 錯誤,立外交部並未就代表處的名稱與(yu) 他協商,他不同意這個(ge) 名稱。
立陶宛本屆政府為(wei) 謀求美國的關(guan) 注和支持,自2020年12月上台以來就跟隨美政府的對華“遏製”戰略,主動采取了一些傷(shang) 害中立兩(liang) 國關(guan) 係的挑釁做法,如外交部批準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yi) 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外長宣稱退出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議會(hui) 通過所謂涉疆“種族滅絕”決(jue) 議等。
立本屆政府上台一年來的種種錯誤行徑近期受到立陶宛各界人士的批評。最新民調顯示,隻有17.3%的立陶宛人對本屆政府有信心,高達47.8%的受訪者表示不信任政府。民調機構負責人表示,本屆政府的公信力已降至立陶宛建國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與(yu) 2021年以來發生的對華關(guan) 係降溫、邊境難民危機等息息相關(guan) 。
錯誤對華外交政策在立國內(nei) 飽受抨擊
無論是2021年年底的記者年度熱點問題調查,還是經濟學家和專(zhuan) 家的評選,都將與(yu) 中國關(guan) 係降溫及其影響作為(wei) 2021年立陶宛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經濟學家普遍認為(wei) ,立中關(guan) 係降溫會(hui) 影響立出口和吸引外資,2022年立對歐盟出口可能會(hui) 受到更嚴(yan) 重的打擊,立部分出口市場受此影響正在關(guan) 閉,對華關(guan) 係將成為(wei) 2022年立陶宛經濟增長最主要的風險源之一。
2021年12月31日,曾任兩(liang) 屆立總統的阿達姆庫斯直言批評現政府的錯誤決(jue) 定,指出政府作出此類決(jue) 定必須先與(yu) 議會(hui) 和總統進行充分討論並獲得同意。他認為(wei) ,立現政府的錯誤決(jue) 定導致對華衝(chong) 突,造成巨大損失,情況非常嚴(yan) 峻,且完全沒有必要。同日,立前總統格裏包斯凱特也對媒體(ti) 表示,立現政府“應負責任地學習(xi) 如何進行國家治理,解決(jue) 各種問題時能保持耐心,多一點兒(er) 頭腦”。她認為(wei) ,立本屆政府仍需學習(xi) 很多東(dong) 西,需要“停止向腳下射擊傷(shang) 害自己”,“最重要的是從(cong) 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加以改正”。
立總統首席外交政策顧問斯凱斯吉裏特也多次公開表示,立外交部批準設立“台灣代表處”一事並未提前與(yu) 總統進行具體(ti) 溝通。瑙塞達公開批評稱,立外交政策負責人將外交政策當作遊戲,在對外交政策效果預測、尋求夥(huo) 伴理解以及共同行動方麵都存在問題,如立宣布退出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機製後,卻一直無法說服其他夥(huo) 伴退出。
近日,歐洲議會(hui) 議員、立社會(hui) 民主黨(dang) 領袖布林格維菲特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也批評政府對華政策“不專(zhuan) 業(ye) ”,稱如果是她所在政黨(dang) 執政,不會(hui) 簽署設立“台灣代表處”的協議,不會(hui) 作出導致經濟戰的魯莽外交決(jue) 策。在最新民調中,布林格維菲特以43.8%的支持率位居立最受歡迎政客第二位。
立陶宛“影子”總理、主要反對黨(dang) 農(nong) 民和綠色聯盟主席卡爾鮑斯基斯日前激烈批評立政府外長蘭(lan) 茨貝吉斯和議會(hui) 外委會(hui) 主席帕維利奧尼斯,稱他們(men) 是兩(liang) 隻外交政策的“老鷹”,總是希望通過尋找敵人來推行國內(nei) 外政策,中國被選為(wei) 敵人,因此回避理解中方立場,故意批準設立“台灣代表處”而不是“台北代表處”。這雖會(hui) 讓一些美國議員高興(xing) ,但立陶宛的利益對美國來說毫無意義(yi) 。這樣做使立陶宛卷入台海地區局勢中,而外國勢力正在製造可能引起巨大災難的事端。卡爾鮑斯基斯認為(wei) ,立陶宛本屆政府執行錯誤的對抗性外交政策,已令國民完全失望,難以忍受的數十萬(wan) 立陶宛人正在準備移民。他還怒斥蘭(lan) 茨貝吉斯在未與(yu) 議會(hui) 和總統協商的前提下單方麵采取行動,召回駐華外交官,這一舉(ju) 動既無助又可恥,實際上是在終止對華外交關(guan) 係。
立陶宛社會(hui) 民主黨(dang) 領導人帕盧卡斯也嚴(yan) 厲斥責政府執行的是一種支離破碎的單邊外交政策,對華采取了錯誤的“冷戰言論”和強硬立場,用台灣市場彌補丟(diu) 失的中國市場的幻想是荒謬的。立議會(hui) 第二大反對黨(dang) 民主黨(dang) 政治團體(ti) 負責人馬爾代基斯批評政府奉行對抗性軍(jun) 事外交政策,敦促政府堅持“一個(ge) 中國”原則。副議長、工黨(dang) 領導人馬祖羅尼斯確認,立政府未與(yu) 議會(hui) 就台灣問題立場進行任何協商,政黨(dang) 根本沒有機會(hui) 表達各自立場。
立“國家利益”協會(hui) 主席、無黨(dang) 派人士約奈蒂斯指出,政府決(jue) 定在立開設“台灣代表處”違反了立25年前承認的“一個(ge) 中國”原則。
波羅的海國家主要新聞門戶網站Delfi記者兼主持人佩雷德尼斯坦承,“立陶宛密切與(yu) 台灣關(guan) 係表明,維爾紐斯正在努力爭(zheng) 取美國最大可能的政治關(guan) 注和支持,這不是立陶宛發明的遊戲,而是美國的遊戲,目的是與(yu) 中國對抗並遏製其日益增長的實力”。“這不是基於(yu) 價(jia) 值政策的政治,而隻是把賭注押在了美國身上”。
移民危機中的人權民主雙標
立陶宛本屆政府為(wei) 吸引美國及北約的戰略注意力,追隨美國“人權價(jia) 值”戰略,有選擇性地執行人權與(yu) 民主“雙重標準”,在指責他國人權問題的同時,自身卻存在著廣泛而根深蒂固的反猶主義(yi) 、少數民族歧視、縱容虐待婦幼、打壓言論自由及選擇性處置難民等人權問題。
2021年以來,成千上萬(wan) 非法移民試圖通過白俄羅斯邊境進入波蘭(lan) 、立陶宛和拉脫維亞(ya) ,由此形成一場延續至今的移民危機。近日,歐盟邊防署基本權利辦公室在收集了立邊境警衛集體(ti) 驅逐移民的證據後,批評立政府這一做法違反國際法和《歐洲人權公約》。該辦公室擔心立缺少識別弱勢群體(ti) 的有效係統,被其遣返的移民中可能存在重病患者、老人、孕婦和人口販賣受害者,建議立政府不應將移民遣送回白俄羅斯,而應將他們(men) 安置在邊境檢查站並申請合法庇護。立內(nei) 政部對此建議無動於(yu) 衷,表示沒有改變現行政策的計劃。自2021年8月初以來,立在邊境動用軍(jun) 隊,以暴力手段驅趕難民,已向白境內(nei) 遣返8000多名移民。
立議會(hui) 在2021年7月通過了大規模拘押非法入境難民並限製其訴訟權的法規,年底又通過了《外國人法律地位法》修正案,將立警方對非法移民的監禁期延長到一年。據當地媒體(ti) 報道,這些移民集中住在外國人登記中心,對那裏的生活條件、行動受限、申請庇護的條件及成功可能性等問題抱怨很多,一些非政府組織和國際組織對此持批評態度。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zhuan) 員對此曾明確指出,立相關(guan) 行動在符合歐盟法規和國際法方麵存疑,立應朝著遵守國際義(yi) 務和法律的方向邁進。
立官方對移民危機的報道進行限製,媒體(ti) 難以對移民生存現狀進行直接和深入報道。立非政府組織多樣性發展組織研究員克裏希奈特表示,立政府對難民的反應是恐慌的,不允許任何人接近邊境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獨立觀察員更是很難進入難民營。另有非政府組織表示,立政府阻止難民的行動與(yu) 其國際義(yi) 務背道而馳。有報道稱,立政府將一些難民營建在邊境森林深處,難民生存環境惡劣,一些組織每天都會(hui) 接到難民的求助電話,稱被困在邊境樹林裏,沒有食物,也沒有衣物禦寒。
近日,法籍資深記者瑪麗(li) 埃爾·維特羅刊文稱,她自2021年夏秋以來多次訪問難民營並與(yu) 非法移民互動,不斷有移民悄悄告訴她,他們(men) 將“被迫自願離開”。維特羅指出,立官方對非法移民的一些行為(wei) 違反國際難民法,當前立政府需要拿出一個(ge) 明確的政治立場來解決(jue) 困難移民家庭的過冬問題,並允許人道主義(yi) 組織在邊境地區正式運作。維特羅在文中質問,為(wei) 什麽(me) 立陶宛當權者不能把這些移民當成人來看待?為(wei) 什麽(me) 不能伸出手,看著他們(men) 的眼睛,說句安慰話?
投機和背信棄義(yi) 的政府注定民心盡失
立陶宛曆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卡斯帕拉維丘斯和利基斯1月4日撰文稱,立政府近年來大力推行的“價(jia) 值”和“道德”政策損害了立陶宛國家利益,缺乏公民支持,政府支持率不斷下降,尤其是外長的支持率是最低的。
本屆立政府上台一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白俄羅斯邊境難民危機、化肥過境醜(chou) 聞和對華關(guan) 係等問題上表現糟糕,丟(diu) 棄了競選承諾,造成國內(nei) 混亂(luan) ,國際信譽不斷降低,損害了國家利益。立議會(hui) 外委會(hui) 主席帕維利奧尼斯1月3日應立政黨(dang) 要求辭職,並不能成為(wei) 解決(jue) 這些嚴(yan) 重後遺症和問題的正確答案。可以預期的是,立各界的反思及改變才剛剛開始。
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2021年冬季有23.1%的立陶宛人沒有條件充分取暖,比例高居歐盟國家第二位。另一項針對16歲以上人口的調查數據顯示,立陶宛僅(jin) 有46.2%的居民健康狀況良好或非常好,在歐盟國家排名倒數第一。不想方設法守住民生底線,卻隻會(hui) “魯莽和缺少頭腦”地投機和背信棄義(yi) 的政府,其結局注定是民心盡失。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07日 1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