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327件甘肅出土簡牘文物在長沙展出

發布時間:2022-01-07 16: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1月7日電(向一鵬 管震)“流沙墜簡——甘肅出土簡牘文物精華展”7日在長沙簡牘博物館開展,展出316組(327件)精品簡牘文物。民眾(zhong) 將在這些穿越千年的簡牘文字裏,感受簡牘文化的魅力。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陳澎出席開幕式。

  簡牘是中國古代在紙張發明之前最主要的書(shu) 寫(xie) 載體(ti) 。甘肅素有“漢簡之鄉(xiang) ”的美譽,出土漢簡達7萬(wan) 多枚,占中國出土漢簡總數的80%以上。甘肅簡牘是古絲(si) 綢之路開拓興(xing) 盛的實物佐證,具有極高的曆史、科學和藝術價(jia) 值。

  本次展覽遴選了甘肅簡牘博物館館藏居延、肩水、懸泉、敦煌、地灣共5批次精品簡牘文物,其中一級文物達106件。展覽以漢代西北屯戍吏卒的物資生活為(wei) 主題,分戍所、戍卒、邊塞生活3個(ge) 單元,為(wei) 公眾(zhong) 展示兩(liang) 千年前漢代戍卒駐守邊塞的生活百態,透過一枚枚珍貴的木簡,體(ti) 悟那古今相通的情感和人性。

  記者在現場看到,《元致子方書(shu) 》《失亡傳(chuan) 信冊(ce) 》《勞邊使者過界中費》《元康四年雞出入簿》等一批極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悉數呈現在本次展覽之中。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jun) 介紹,這些簡牘保存完好、形製多樣、內(nei) 容獨特,對於(yu) 研究漢代絲(si) 綢之路河西走廊段的曆史地理、風土人情、社會(hui) 經濟、文化教育、民族交流、軍(jun) 事防禦和行政製度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jia) 值。同時,這批漢簡也是不可多得的書(shu) 法藝術真跡珍品,對於(yu) 書(shu) 法藝術史研究具有獨特價(jia) 值。

  “湖南作為(wei) 簡牘大省,擁有出土數量最多、序列最完整的先秦兩(liang) 漢至魏晉簡牘,更有單批次出土量最大的走馬樓三國吳簡。”長沙簡牘博物館館長李鄂權表示,這次展覽是南北兩(liang) 個(ge) 簡牘大省首次因“簡”結緣,也是國內(nei) 兩(liang) 大簡牘專(zhuan) 題博物館之間的首次合作,堪稱為(wei) 簡牘界的一次交融碰撞的盛舉(ju) 。

  此次展覽由長沙市文旅廣電局主辦,長沙簡牘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共同承辦。展覽為(wei) 期3個(ge) 月,免費向公眾(zhong) 開放。(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