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青島:錚錚琴聲民為樂

發布時間:2022-01-10 15:1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青島人喜歡把自己的城市稱為(wei) “琴島”。

  的確,城如其名,“山如琴,海為(wei) 弦,海風輕拂,波音錚錚如琴聲”,這座城市先天就與(yu) 音樂(le) 有難解之緣。

  對於(yu) 這座叫“琴”的城市,不同時段的樂(le) 曲各有不同。在過去的一年中,聆聽她的節拍,猶如聽了一首酣暢優(you) 美的奏鳴曲,彈奏出了宏大的發展強音:《2021城市綜合競爭(zheng) 力百強研究》中,青島位列全國第8,是唯一進入榜單前十的北方城市;在國家發改委近期公布的2020中國營商環境評價(jia) 中,青島是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剛剛發布的《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島繼續榜上有名……

  更合拍的是,作為(wei) 一座外向度較高的城市,盡管受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青島依然將“六穩六保”“彈”得八音和諧。

  “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整個(ge) 城市奏鳴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響亮的主調

  一個(ge) 做夢都在處理訂單的上班族——發展的主旋律帶來“幸福的煩惱”

  開放是青島經濟騰飛的起點,外貿在發展中每每扮演“關(guan) 鍵先生”的角色。說起這一年的發展成色,需要先到外貿行業(ye) 去看一看。

  從(cong) 市政府驅車向北約4公裏,就來到了青島國際航運中心,這座56層的商務辦公樓,一共入駐了48家企業(ye) ,大部分從(cong) 事外貿及海洋物流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可以說,這裏是2021年青島經濟發展的“風向標”。

  高廣強是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招商部負責人,也是大樓的“管家”。“我和你說4點,你就知道今年的外貿行業(ye) 如何了。”高廣強伸出了4個(ge) 指頭,一是作為(wei) 高端商務樓,航運中心的租金不低(每平方米每天3元),大中型單位的租金都是百萬(wan) 起步,但是即使有疫情壓力,也沒有一個(ge) 退租的;二是2021年,大樓的人流一直在增長,特別是五月份以後,到訪的客戶劇增,他們(men) 為(wei) 租戶增辦了很多臨(lin) 時通行證;三是每到飯點兒(er) ,樓下的員工餐廳總是排起長龍,一直排到門口;四是夜幕降臨(lin) ,總有單位燈火通明,加班成為(wei) 大樓常態。

  35歲的吳燕姣驗證了高廣強所說的話。吳燕姣在20樓辦公,她是青島全球捷運國際物流公司的操作員,主要工作是幫助客戶預訂船公司的艙位。國慶節前,在連續加班了幾個(ge) 月後,吳燕姣終於(yu) 崩不住了,她跑到公司副總王勝那裏掉眼淚: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太累了,連做夢都在幫客戶搶艙位!

  哭完,她又笑了!因為(wei) 這是幸福的煩惱,還有什麽(me) 能比這個(ge) 煩惱更“美妙動聽”呢?

  “外貿產(chan) 業(ye) 超乎想象的好。”王勝說,中國疫情防控好,生產(chan) 能力又強,催生了大量的國外訂單。青島全球捷運今年的預估產(chan) 值有20多億(yi) 元,增長可觀,很多一線員工收入也翻倍增長。

  數據也佐證了外貿從(cong) 業(ye) 者的感受。青島海關(guan) 最新統計顯示,2021年前11個(ge) 月,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7734.3億(yi) 元人民幣,比2020年同期增長35.7%,進出口增速在計劃單列市中排名第一。

  外向經濟的好形勢,是青島年度發展的一個(ge) 縮影。2021年,青島經濟平穩前行,各行業(ye) 高奏凱歌:前三季度,全市就實現生產(chan) 總值10310.36億(yi) 元,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創近十年來最高水平……手裏有糧,心中不慌,發展是壓艙石,發展的主調“上去了”,城市主旋律就精神抖擻地奏響了。

  優(you) 美的複調

  兩(liang) 個(ge) 普通人的生計——穩就業(ye) 與(yu) 保活力的互相“唱和”

  就業(ye) 被列為(wei) “六穩”“六保”之首,因為(wei) 它是經濟的“晴雨表”,又是社會(hui) 的“穩定器”、民生的“基本盤”。穩與(yu) 保,都要落實在就業(ye) 上,搞好就業(ye) ,就是實現保與(yu) 穩的一箭雙雕。細細體(ti) 會(hui) 青島的“穩保”奏鳴,就能聽到穩就業(ye) 與(yu) 保活力互相唱和而形成的優(you) 美複調。

  2017年,辛文飛從(cong) 甘肅隴南來到青島園林林業(ye) 技術學校免費讀書(shu) ,成為(wei) 東(dong) 西扶貧政策的受益者。畢業(ye) 後他決(jue) 定留青發展,目前已被青島保稅區市政公司錄用為(wei) 巡管員,月薪5000多元。“現在我有女朋友了,我們(men) 一起決(jue) 定留下來,這裏環境好待遇也不錯,青島是我的福地。”

  為(wei) 穩定就業(ye) ,青島從(cong) 促就業(ye) 、兜底線、優(you) 服務三個(ge) 方麵打出了組合拳。“截至11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ye) 36.61萬(wan) 人,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城鎮新增就業(ye) 35萬(wan) 人的目標,穩住了就業(ye) 基本盤。”在日前結束的2021述職會(hui) 上,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胡義(yi) 瑛向全體(ti) 市民進行了匯報。

  就業(ye) 形勢大好,一方麵對“保民生”起到了關(guan) 鍵作用;另一方麵,青島為(wei) 穩崗所拿出的“真金白銀”,不啻為(wei) 灑向市場主體(ti) 的“甘露”,對經濟發展和市場活力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促進效果。

  與(yu) 辛文飛不同,年輕女孩王君選擇了靈活就業(ye) ,她的THE ONE花坊坐落在老城區方城路上的萬(wan) 科未來城,主要售賣鮮花和蛋糕。王君喜歡新媒體(ti) 營銷,花店90%的消費由大眾(zhong) 點評、美團、淘寶等引流而來,主打產(chan) 品是256元的鮮花+蛋糕套餐,每個(ge) 月平均能賣七八十單,收入還不錯。

  除了花坊收入,王君還可以享受政府的促就業(ye) 補貼:政府每年會(hui) 給她1萬(wan) 多元的社保補貼,因為(wei) 店裏雇了一個(ge) 人,還會(hui) 發給她2000元的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補貼,粗略算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2021年,青島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靈活就業(ye) 16條新政:鼓勵老百姓以網絡直播、物流配送、移動出行等多種形式靈活就業(ye) ;鼓勵創業(ye) 帶動就業(ye) ,強化創業(ye) 補貼、創業(ye) 擔保貸款等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像王君這樣實現靈活就業(ye) 的已有5.44萬(wan) 人,這些人自享受政策扶持以來,已累計帶動就業(ye) 26萬(wan) 人。

  過去的一年,青島圍繞“產(chan) 業(ye) 、資金、人才、創新、生態”五大要素,全力打造創業(ye) 環境,實現了“逆風飛揚”:每萬(wan) 人擁有市場主體(ti) 達1919.7戶,創業(ye) 密度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城市活力與(yu) 韌性展露無遺。

  “我們(men) 全家都在期待新生命的到來。”已經懷孕7個(ge) 多月的王君說,新的一年她更有奔頭了。

  幸福的和弦

  千萬(wan) 市民的同頻共振——這是我可愛的家,名字叫青島

  “青山綠樹,碧海藍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車,中國第一”,康有為(wei) 筆下的青島,是這個(ge) 城市130多年發展史上最生動的注腳。山海灣城,中西合璧,青島不僅(jin) 讓億(yi) 萬(wan) 遊客“傾(qing) 倒”,也讓一千多萬(wan) 青島人引以為(wei) 傲。

  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2021年以來,青島從(cong) 群眾(zhong) 最關(guan) 切的問題出發,持續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安排1100多億(yi) 元開展民生領域攻堅,加快補齊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民生短板,保民生、保人氣、保消費,讓城市升騰起更加迷人的煙火氣息,在整個(ge) 奏鳴曲中,彈出無處不在的幸福和弦。

  周末,安徽路老舍公園的露天廣場行人多起來,大家是來看老樹根樂(le) 隊演出的,這個(ge) 樂(le) 隊一共有6個(ge) 人,平均年齡超過了65歲,他們(men) 手持電吉他、薩克斯、電卡宏鼓等小眾(zhong) 樂(le) 器,演繹著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曲調,悠揚的旋律,跳躍的音符,伴隨著陣陣海風,飄進了路人耳中。

  “生活如此美好,老年人也要讓自己快樂(le) ,為(wei) 年輕人做個(ge) 榜樣。”老樹根樂(le) 隊隊長、電吉他手李銘濟說。

  在老舍公園對麵,是小紅樓美術館。受抖音和小紅書(shu) 上年輕人的熱捧,這棟由百年老別墅打造而成的美術館成了“網紅”打卡地,迅速“出圈”。最火的時候,14.5元一杯的爆款奶茶,一天能賣800杯,5個(ge) 店員忙得都沒時間上廁所。

  一分錢廣告費沒花,咋就火了?老板孟繁榮說,因為(wei) 他做對了一件事:向年輕人致敬!他改變了美術館陽春白雪的“高冷”通病,向年輕化、平民化的視角貼近:“咖啡哪有上班苦”“我們(men) 如此熱愛青島”“我知道你會(hui) 來,所以我等”,這些真摯的情感表達很快就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而年輕一代的傳(chuan) 播能力和消費態度是超乎想象的。

  “留住年輕人、保住煙火氣”,成為(wei) 2021年青島城市更新的主題之一。

  青島西部曆史城區文旅項目的改造運營也是圍繞“聚攏人氣”展開的。在入冬後的第一場雪中,記者來到寧陽路銀魚巷、廣德裏1898兩(liang) 個(ge) 項目探訪,探訪當天正值冬至後的第一場雪,雪花紛飛中,仍有不少市民在拍照“打卡”。兩(liang) 個(ge) 項目的負責人均表示,他們(men) 希望通過文化賦能,以新業(ye) 態來吸引青島人特別是年輕人來此休閑消費,兼顧旅遊人群。

  在政府主導下,一係列“聚攏人氣”的活動鋪展開來:老舍公園城市音樂(le) 角、教堂廣場美好生活周、銀魚巷夏日市集、寧陽路吉祥趴梯、藝術四季專(zhuan) 題展……猶如打開了一個(ge) 個(ge) 盲盒,帶給年輕人無限驚喜。

  作為(wei) 新時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公共服務不可或缺。2021年,青島下發了2500萬(wan) 元資金,以消費券等方式鼓勵市民進行文化和旅遊消費,將“幼有所育、勞有應得、學有優(you) 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yang) 、住有宜居、貧有力助”的民生幸福網織得越發緊密。

  錚錚琴聲民為(wei) 樂(le) 。“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城市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人民群眾(zhong) 的廣泛認可,又成為(wei) 城市不斷前行的動力。就像這首歌——“這是我可愛的家,名字叫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永恒的符號……”每當唱起它,青島人總是那麽(me) 發自肺腑。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0日 0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