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冰雪之約”中讀懂中國

發布時間:2022-01-10 15:25:00來源: 蘇州新聞網

  【地評線】在“冰雪之約”中讀懂中國

  近日,北京冬奧會(hui) 獎牌的相關(guan) 細節,已經對外公布。獎牌:“同心圓”和“金鑲玉”完美呼應。“同心”形象,來源於(yu) 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與(yu) 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獎牌“金鑲玉”相呼應,體(ti) 現了“雙奧之城”的文化傳(chuan) 承,可謂匠心獨運。精心打磨的尊貴獎牌,向世界展示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

  北京冬奧會(hui) 是我國重要曆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也讓世界在“冰雪之約”中讀懂中國。

  在“冰雪聰明”中讀懂智慧的中國。為(wei) 了踐行節儉(jian) 、可持續的辦奧理念,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頒獎花束采用手工絨線編結花束。“永不凋謝的奧運之花”,是以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海派絨線編結技藝鉤編而成。1251束花束,累計花材共16731枝,每枝花材上有葉有花,均由純手工編織。非遺從(cong) 來不是孤芳自賞的“老物件”,不是華麗(li) 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見、可親(qin) 、可參與(yu) 的現實生活。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非遺展現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更是在創新中激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在“冰強雪壯”中讀懂拚搏的中國。2015年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冬奧會(hui) 成功時,冬奧會(hui) 所有小項中,中國約有1/3尚未開展。6年多的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中國目前有約480名運動員正向著冬奧賽場全力“衝(chong) 刺”,實現了全項目訓練備戰。“冰強雪壯”,四個(ge) 字讀起來簡單,背後卻是千辛萬(wan) 難。河南欒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學校最初引進冰雪運動時,什麽(me) 也沒有。但在各方努力下,專(zhuan) 業(ye) 教練來了,越野滑道、旱地冰壺館也建起來了。父母支持、學校付出、社會(hui) 嗬護,“折翼天使”借冰雪運動的舞台,從(cong) 向著光、追逐光,直至成為(wei) 光、散發光。

  在“冰肌玉骨”中讀懂綠色的中國。前不久,“讓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句頗有綠意的口號刷遍全網。事實上,這是把“風力”轉化成“電力”,滿足北京和張家口地區冬奧場館和生活用電需求。國家速滑館采用科學設計,建成了全球最扁的橢圓鎖網結構屋頂,減少玻璃幕牆麵積4800平方米,大幅減少了鋼材的使用;延慶冬奧村D6居住組團廣泛采用了超低能耗技術;北京冬奧組委所在地,正是由首鋼老工業(ye) 區的工業(ye) 遺存進行改造利用……我們(men) 不僅(jin) 在賽場的建築中盡量做到低碳,更是通過一場低碳的大型國際賽事,引領民眾(zhong) 參加到低碳綠色行動中,從(cong) 北京冬奧會(hui) 中,我們(men) 也看到了低碳中國的生動縮影。

  借助冬奧會(hui) ,向世界生動講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故事,講述中國拚搏奮鬥的故事,講述中國發展的故事,就能讓世界在“冰雪之約”中讀懂中國。我們(men) 期待立春之際,中國以獨特的東(dong) 方風貌與(yu) 內(nei) 蘊吸引世界目光、感召世人;我們(men) 也相信,中國也必定以更加自信、更加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蘇舟)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